這也就是所謂的“一字千金”!
呂不韋于他一統六國前夕編纂出這部書,目的其實是想要讓這部書的思想成為秦國的治國思想。
但始皇帝連呂不韋本人都誅殺了,又怎么會以《呂氏春秋》的思想作為秦國的治國理念?
始皇帝點頭,“自是知曉的,劍仙是何意?”
秦云:“《呂氏春秋》以儒家學說為主干,以道家理論為基礎,熔諸子百家學說于一爐,講究上應天時、中察人情、下觀地利,無為而治,與民休息......重金懸賞,而無一人可改一字,此中至少能探知國民希望安寧的愿望,陛下以為然否?”
秦始皇沉默。
他何嘗不知道民生凋敝渴望安寧?
但作為九鼎的繼承人,他卻是知曉無數上古內幕。
若是他能再活五百年,他肯定愿意與民休息!
但是。
時不我待!
橫掃六國,這是天意;繼承九鼎,這更是“天”意!
不過,他卻是大秦帝國,所有君臣百姓的天。
秦始皇目光堅定,意志如鐵,字字鏗鏘道,“劍仙說的或有道理,但這卻不是我赳赳老秦!”
始皇帝面南而立,身與氣運黑龍合一,字字鏗鏘道,“朕之子民們,告訴朕什么是赳赳老秦!”
咸陽宮內,所有感受到始皇帝意志的士卒,齊齊舉起手中的武器,高唱道——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霎時。
一股無比蒼涼遒勁的氣息從整個咸陽宮彌漫而出。
咸陽宮外,許多正在忙碌的老秦人聞到后,也齊齊停下手中的事,開始跟著唱了起來。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一時。
九州鼎雍鼎之上的日月山川、形勝之地、上古之民圖案開始齊齊發光,整個三秦故地的老秦人,齊齊聞聽到了始皇帝的聲音,聞聽到了齊唱“無衣”的余響。
自咸陽之后,旬陽、定陽、爍陽、雍城、南鄭......所有秦人,盡皆齊聲唱起了無衣。
而繼雍鼎發光之后,連帶著其他八鼎也齊齊發光。
不過,和雍鼎熾烈的光芒相比,其他八鼎的光芒就黯淡了太多。
山東六國之地,國民也齊齊聞聽到了那舉國同唱的無衣。
一時。
山東六國的所有人,同時回想起了大秦虎狼之師的威武雄壯!
不知多少人齊齊嚇得花容失色!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也不知是誰首先開始,漸漸的山東六國的國民,也紛紛開始唱起了“無衣”。
咸陽宮。
九鼎齊齊發光,整個咸陽更是神光萬道。
霞光直沖斗牛,以至于整個天庭都跟著震動。
玉帝高坐御座,一言不發,而天庭的滿朝文武,卻各個神色凄惶。
唯一尚且還能淡定的,恐怕也就只有老君。
散朝后。
玉帝召喚老君對弈,不過,二者并沒有重開棋局,而是接上了曾經對弈的一盤殘局。
開局。
玉帝自認棋差一著,舍棄一子。
而老君也自認棋局變幻莫測,也接連舍棄數子。
玉帝和老君你一子我一子,君臣對弈甚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