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現在袁紹的實力依然是最強的,擁有甲兵十余萬。在許都附近還沒有掃平穩定之前,曹操還不想和袁紹正面為敵,所以得拿個太尉的職位去安一下袁紹的心。
“司空之職呢?”
“司空之職目前朝中無適任之人,臣以為可遲些再議。”
“對了,曹卿,你知道冀州中山毋極縣的甄氏嗎?”
“中山甄氏?臣未聽聞。”曹操仔細想了一下才說道。
劉協身體稍微前傾,面含微笑低聲地對曹操說道:“朕在河東時即聽聞甄氏有女名叫甄宓者,其貌國色,又賢慧知禮,朕……朕欲納為貴人,還請大將軍代為操持。”
曹操聽了哈哈一笑:“如此美事,臣必為陛下盡心盡力。”
劉協喜歡美色,對曹操來說,是一件好事,有利于自己把控朝政。就怕他不愛美色,只愛權力,那倒會棘手得多。
劉協聽了臉上現出那種少年純真又得意滿足的笑容。
“此次迎接陛下遷都于許,厲鋒校尉曹仁和揚武中郎將曹洪居功不少,臣舉薦曹仁為廣陽太守,不需去郡,以議郎之職在軍中督騎,曹洪為諫議大夫。東平相程昱,此前平定兗州時頗立奇功,臣以為程昱可為尚書。”
曹操此時也趁著劉協得意歡愉之際,向劉協提出自己的這些心腹屬下的遷官要求。
劉協見自己的計劃進行順利,心里也確實高興,立即說道:“應該的,應該的。”說著他又看向曹操身后的典韋:“此次朕遷都于許,典韋和大將軍一路隨護,亦是居功不小。朕便遷典韋為振武中郎將,大將軍以為如何?”
曹操覺得自己又失算了,竟把劉協心心念念的典韋給忘了。
但現在劉協當著典韋的面主動提出來了,自己也不好拒絕,便只好說道:“得陛下垂恩,此是典韋之福氣。”他又回頭看著典韋和曹仁說道:“你們還不快向陛下謝恩。”
曹仁和典韋出到劉協案下,跪伏在地拜謝:“臣謝陛下厚恩。”
此次見面,雖然開始有些小矛盾,但最后曹操還是滿意離去。
劉協也非常滿意,一切都還在自己的計劃之中。
曹操親自去到尚書臺,讓荀彧發出詔書,免去楊彪的太尉之職,和張喜的司空之職。又派遣謁者仆射皇甫酈帶著印綬去冀州拜袁紹為太尉,同時辦理納甄宓為貴人之事。
董承為光祿勛,原光祿勛桓典遷為太常。
曹仁為廣陽太守,不用到郡理事,以議郎之職在軍中督統騎兵。廣陽郡在幽州,曹操故意舉薦曹仁為廣陽太守,其實是既要將曹仁留在軍中,又要給他一個太守的官號,便給了一個遙遠的郡太守職位,這樣就可以有理由不用到郡理事了。
而且此時的幽州還是在袁紹和公孫瓚的爭奪之中,曹仁就是真的去上任,恐怕也不行。
又任程昱為尚書,曹洪為諫議大夫,典韋為振武中郎將。
諫議大夫和中郎將的職位任命,尚書臺可以自己作主,但關于二千石的太守和九卿之一的光祿勛等職位任命,尚書令荀彧還是去找了劉協,從劉協那里得到肯定后,才真正發出詔命書和印綬。
雖然董承為光祿勛,不過尚書臺把控在曹操手里,前幾日他已經從軍中和自己的姻親舊黨之中,選出二百多人,今日便召入宮中,充任為三署郎、虎賁郎、羽林郎和守宮衛士。
曹操還安排了十二個太監入宮,伺候在劉協身邊。
董承也從自己的軍中選出五十多名心腹之士,充任為虎賁郎和羽林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