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如果他們沒有援軍,憑兩千人哪里敢這么沖。這要是他們后面再有幾千人馬,我們和他們混戰到一起,只怕是要吃虧。”梁綱有些擔憂地說道。
李豐一想大驚:“那我們結陣以待好了。”對梁綱說完,他又對身后的校尉大喊:“結陣,結陣。”
手下的那些校尉軍官之前是接到直沖的命令,現在距敵軍已經那么近了,卻又要結陣,頓時手忙腳亂。
不過軍令已下,作為軍官的他們,只有服從二字,沒有其他好講。
于是鳴鼓結陣,只可惜,當他們急沖的兵士剎住腳步,匆忙結陣還未完成時,樂進帶著人馬已經殺到,他們只好匆忙接敵。
而樂進帶著一股怒氣和一股怨氣,他的兵士也和他一樣,帶著滿肚子的怒氣和怨氣,都是不要命的沖。
雖然他們只有兩千人,但是兩軍相對勇者勝,李豐的五千人馬被這么一沖,本來就來不及結成陣,頓時就被沖得四零八落,潰不成軍。
樂進沖在前面,舞著大刀,別看他身材矮小,卻是個膽大不要命的主,接連砍倒了十幾人,瞅著對方一員大將就拍馬沖去。
原來這員大將正是李豐,見樂進沖來,急忙迎馬接戰。
只接戰了幾個來回,就被樂進一刀劈落馬下,死翹翹了。
敵軍兵士見主將已死,俱皆膽寒,不敢再戰,紛紛奪路而逃。
樂進帶著兵士追出十幾里,這一戰斬敵一千多人,自己才損失一百多,可謂是大勝。
李豐被斬后,梁綱帶著殘軍退回汝陰,樂進則派人向夏侯淵和劉協報捷。然后在距汝陰二十里處扎營,等待夏侯淵的中軍。
屯守在汝陰的是袁術手下大將張勛和橋蕤,有三萬人馬。
因為有了前面樂進的小勝,他們的將軍李豐又被樂進斬殺,張勛和橋蕤都不敢主動出擊,屯軍在汝陰以守為主。
特別是此次還是天子親征,雖說天子年少,統兵的是夏侯淵,但有天子在,將士更加用命是不用多想的。
所以張勛和橋蕤為了避敵鋒芒,竟然掛起了免戰牌,拒絕了夏侯淵的請戰要求。
但是其實呢,張勛也不是不敢戰,他只是想挫一挫漢軍的銳氣。
過了十幾日,樂進又奉命帶著兵士到汝陰城下叫戰,因為之前屢次叫戰,敵軍都不敢出戰,他們在城下叫戰時以為城中敵軍仍然是不敢出戰,因為防備也比較松懈。
就算是夏侯淵也一樣,求戰不得磨掉了他想要立功的耐心,特別是在天子在軍中督戰的情況下,他連戰的機會都沒有,心里別說該有多急了。
不過,他想要的終于來了,在樂進等人松懈叫戰的時候,城門打開,城中的守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