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最早推出的品種也很多,都是四五十種,最后只留下十一二種左右,這部分是大家比較喜歡的口味,不喜歡的勸不聽淘汰掉。
定期更新的產品,也是在這十一二種篩選的口味中選取類似口味新產品,因為這些是客人幫你篩選過的口味。
就比如冰淇淋,歐美地區的甜度太甜了,亞洲地區根本不會習慣的,還有麥當勞和肯德基,咱們國內的肯定比歐美的好吃。
因為歐美的肯德基和麥當勞品種少,大多就是牛肉漢堡和炸雞啥的。
國內由于大家口味比較刁鉆,好吃的吃太多了,所以迫使麥當勞和肯德基必須要做的比百分之五十的餐廳味道好。
而必勝客和星巴克這些,國外的無論裝修個服務都沒國內好,差太多了,這就是適應。
這些連鎖品牌可以把在咱們國內好的產品,直接在歐美這邊變成新品上市,完成了互補。
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怎么讓口味變得統一?那就要在國內找食品代工廠,這些比較容易找,其次是產品。
我們要什么樣的產品?肉夾饃可以做成半成品,放在冷凍里就可以,拿出來熱兩三分鐘就可以吃了。
其次就是涼皮涼面冰粉,炒板栗這些,一定要可以打包就走的,這邊和國內最大的區別就是地大人稀。
大部分人開車幾公里十幾公里才能到達一個吃飯的地,他們喜歡打包完回家吃,而且要保證他們可以晚上或者早上還能吃的。
這邊晚上基本沒人出來,就宅在家,還有要有適合派對吃的。
不一定我們喜歡吃的美食就適合這邊,你難道沒發現,大部分連鎖的餐飲店,尤其全球性的,再歐美地區很少湯湯水水的食物嗎?
因為湯湯水水的要一個及時吃,而且打包容易散落,飲品必須分開,要不然混合在一起,容易變味。
就是R本的拉面都沒在歐美普及開他們的拉面營銷算很成功了,但依然沒打開歐美市場。
還有,這邊人基本喝冷水,很少有人喝熱水,大部分喜歡喝冰的,那么我們的飲品就可以變成酸梅湯,涼茶這些。”
丫頭點了點頭,這里面學問這么大啊,以為所有老外都愛中華美食,什么種類都會喜歡可以上的。
“那么這些門面房租下來干嘛?”丫頭再次好奇道。
“也坐美食啊,坐堂食,相對比較高端的,也必須根據這邊人口味做,還有就是賣服飾,賣汽車,賣一切和咱們國家相關的東西,不要每一家都賣的好,但讓老外知道哪些東西是我們的。
而這里面關鍵性的一步,要從路邊攤做起,記住了,路邊攤看起來是最廉價的,但它卻是最難的,路邊攤接觸的人流多。
而且每天的量大,還有各類人群,只要能把路邊攤做起來,我們就可以以路邊攤作為一個推廣渠道。”
丫頭若有所思道:“你的意思我好像明白了,讓大眾習慣了吃路邊攤的一些食物人,然后把那些食物直接放到我們要開的餐館里,類似默西哥雞肉卷,很多快餐店哥西餐店里也有,還有路邊以前的炸雞,炸雞排這些。”
“沒錯,就是這么個道理,要慢慢的改變,所以我這次說了,錢不怕花,要花才有回報,而且不是短期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