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政權的第一步,便是除內患。
待他拿到皇權的第一步,怕是就要除掉所有姓喬的人了。
這一點,喬明錦比明齊帝還要清楚。
上輩子,便是如此。
上輩子,他拿到權力之后,留了她一命,卻讓她遭受了比死還痛苦的日子。
她一想到這里,心底便忍不住一怵,那些痛苦的經歷依舊歷歷在目,她連忙道:“父皇,不管如何,我們都不能讓顧慍和得逞。否則,我們就真的完了。”
“朕明白。”
太子的死,讓他幡然醒悟。
他終于明白,退位讓賢只是因為他的軟弱。
因他懼怕面對戰爭,因他懼怕血流成河的那一幕,所以才軟弱的選擇了讓權。
這這樣,并不能保住他們的性命。
他們想活,可顧慍和不一定會讓他們活。
“阿錦明白,大齊文盛武衰,需要能領軍打仗的將領來防外患,如今只有顧慍和一個人有這個能力。可是,兒臣不信,這么大的大齊,我們會找不到第二個有將領之才的人。
父皇,只要我們耐心去找,一定能找到能夠取代顧慍和的人的,大齊只是需要有能夠領兵打仗的將軍,但是這個人,并非一定是他顧慍和啊。”
明齊帝聞言沉默了很久,良久,他才緩緩開口:“阿錦,你對他,是不是從來都沒有半點感情?”
喬明錦沒有猶豫,態度極其堅決:“阿錦對他,只有厭惡。”
明齊帝蹙起眉頭問:“那你當初,又為何要選擇嫁給他?”
“唯有這樣,兒臣才能知曉他一切舉動,他在公主府內做的一切都在兒臣眼皮子底下。
兒臣對自己的婚嫁之事沒有太大的奢望,于兒臣而言,嫁誰都是一樣的。
若是與他成婚,能將他控制在手里,能阻止他篡位奪權,防止大齊那一樁災難,兒臣自然是愿意的。”
這是她選擇嫁給他的一個原因。
她不愛他。
她只是想護住大齊。
另一個原因,便是她想依照前生的軌跡,防患于未然。
她想憑著那些記憶,讓他輸得徹底。
明齊帝沉聲道:“若是沒有感情,那你們二人,便和離吧。待在他身邊,終究是一件危險的事情,不管是在公主府還是在哪里,都一樣危險。
阿錦,你不該委屈自己,婚嫁之事不是小事。”
喬明錦道:“若父皇下定決心除掉他,兒臣愿意和離。”
“阿錦放心,若這一次阿憲的死,真的與他有關,那他這條命,朕是一定不能留的。”
“父皇有了決定便好,不過,兒臣在府內給顧慍和備了一份大禮,此時和離,實為不妥。”
她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沒做。
此時和離,實在太早。
“朕都依你,只要你想,與朕說上一聲,朕立馬下旨。”
“有父皇這句話,兒臣便放心了。”
她終于能安心了。
之前一直看不透明齊帝的心思,讓她擔心了很久。
如今有了他這句話,她也能安心了。
父皇還是從前的父皇。
還是那個一心為了她好的父皇。
“朕本想將顧慍和先押入大牢,但思慮過后,覺得這樣不妥,如今我們手里畢竟沒有證據能證明太子之死與他有關。
若只是因為他沒有護好太子,便將他押入大牢,天下人恐怕沒法接受這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