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艨艟上的老水手,除了需要看管漿手的周向上以及沒有存在感的謝苗苗之外,其余人都盡數出戰。
不管是經歷了一次戰爭片段還是幾次的水手,都知道想要賺取更多的個人積分,那么就需要自己努力,而更多的個人積分則是自己強大的基礎。
這艘古埃及雙層槳船設置的漿手高達百人!這差不多與春秋末期那些普通樓船的漿手一樣數量了。
但等李小象爬上古埃及戰船的上層甲板才發現,這雙層槳船上的戰斗人員似乎有些少。
唰唰唰,七支投槍就帶著風聲飛了過來,李小象一邊躲閃,一邊從儲物袋里取出大關刀,在將兩支無法躲避的投槍劈飛的同時,順勢目光一掃。
一名穿著華麗鎧甲正指揮投槍手的軍官,應該是船長,3名正在拉弓引箭的弓箭手,十名投槍手以及一些操作風帆或手提彎刀的普通水手。
漿手要么是奴隸,要么是廉價的外國人,這一點李小象是知道的。
可除了漿手之外,這古埃及戰船上配置的戰斗人員如此之少,倒是出乎了李小象的預料。
不過這個時候并不是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在投槍之后,三支箭矢也朝著李小象射了過來。
相對于操船技術而言,他們射箭的技術倒是要強上不少,但起點也很低。
畢竟以古埃及的地理環境,弓箭這種兵器真的很難發展起來。
連樹木都沒有多少,你拿什么來造弓箭?更不用提制造優良弓箭的木材壓根就不可能在古埃及生長!
敵人的稀少,讓李小象如魚得水。
閃開三支射來的箭矢之后,李小象就如同一頭猛虎撲向那些投槍手。
毫無疑問,相對于弓箭手而言,能夠投出重型投槍的古埃及士兵威脅性更大。
大關刀驟然升起一圈火焰,帶著狂風就橫掃了出去,轉瞬之間便將三名投槍手攔腰斬斷!
而這個時候,張嘯天,王大龍等人加入到戰斗之中,揮舞著同樣帶著火焰的兵器與那些古埃及士兵廝殺。
要說在古代國家里,古埃及士兵向來都不是以戰斗力強悍而著稱的。
這一點從古埃及歷史上一次次被外來者碾壓就可以看出。
這么說,從公元前1650年開始,當來自亞洲的希克索斯人攻占了古埃及當時的首都伊塔威之后,古埃及就陷入到漫長的異族統治階段。
這可要比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古埃及抵抗赫梯人還早。
在之后的歲月里,外來統治者可稱得上是風水輪流轉,從希克索斯人到利比亞王子舍順克一世,亞述王伊薩爾哈東,波斯大帝岡比西斯二世,馬其頓大帝亞歷山大,羅馬皇帝,阿拉伯人,奧斯曼帝國,高盧雞,鷹國,直到最后獨立。
這樣的歷史以至于古埃及軍隊在戰爭里大多數都是以仆從軍的形勢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