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周,景平三十八年,秋八月十三
溫邑城外的官道之上,旌旗遮天蔽日,人嘶馬吼之聲不絕于耳,一隊隊打著旗幡、儀仗的蘇國禁軍昂首執戟而行。
一架六匹毛色油順光亮的駿馬拉動著一輛馬車,在禁軍的翊衛之下,向著遠遠在望的溫邑城行去。
溫邑城前,蘇國文武公卿,以六官為首,大大小小百官,列隊迎候,遠處軍卒衛護之地,一些百姓隔著溫邑宰府衙內的衙役形成的人墻,翹首而望。
不遠處,還有一群宮女撐著羅傘,傘下立著一個雍容華貴,眉眼如畫的少女,在一眾宮侍的簇擁下,宛如眾星捧月一般,不是旁人,正是蘇國長公主——蘇子妗。
“來了!”
人群中也不知誰喊了一聲,正自焦灼等待的文武公卿,都是精神一震,向著遠處望去。
只見煙塵滾滾的官道上,嚴整、井然的蘇軍,迤邐而來。
“君上,到了。”
馬車之外,傳來彭紀的聲音。
蘇照看著車廂之中的安安一眼,目光在范瀟和一旁的陳姬臉上盤桓了下,也不多言,身形一閃,就已出了馬車,站在車首。
“臣等見過君上。”這時,見蘇照從馬車中走出,蘇國文武公卿,齊齊躬身行禮。
此刻在溫邑城下的近萬軍民,也是同時見禮。
蘇照冷峻、淡漠的目光,一一掠過遠處的一張張面孔,最終停留在姐姐蘇子妗的臉上,輕輕點了點頭,聲音如金石玉罄,平靜無波中有著幾分清越,幾乎是一瞬間就傳遍了整個場中,清晰可聞。
“諸君免禮平身。”
“謝君上。”
蘇照沉吟了下,道:“月余以來,暴鄭侵略如火,蘇國上下戮力同心,共克時艱,孤于前方和將士們一同浴血奮戰,諸君在后方坐鎮后方,供應大軍軍需,功莫大焉。”
這一番話算是肯定了在場一些公卿的勞苦功高。
蘇國大小文武官吏,無不面現輕松之色。
說實在話,侍奉這樣一位殺伐由心,威服自用的雄主,官僚階層只覺得如履薄冰。
蘇照這時,下了馬車,行至長公主蘇子妗身旁,低聲道:“這段時間,辛苦阿姐了。”
蘇子妗柔婉一笑,道:“倒也不幸苦,只是老師他……”
“此事,回去再說。”蘇照輕聲說道。
而后,蘇照又是看向陳韶、晏昌等人,一一沖其點頭致意。
蘇照就在蘇國文武公卿的簇擁下,進了溫邑城。
夜幕低垂,萬籟俱寂。
而中元殿內卻燈火通明,人頭攢動,更有絲竹管弦之聲大起,宮人翩躚之姿往來,分明是舉行著一場慶功宴。
雖大戰方艾,各項撫恤尚需錢糧,似乎不宜如此鋪張浪費,但實際不然。
慶功之宴,一來總結得失,二來也有鼓舞人心之意。
此刻,殿中正首,一張寬大、宏闊的金漆椅上,蘇照面色沉寂,一身王侯冕服,氣度沉凝,英武不凡,手中端著一個青銅酒樽,望著殿兩側的群臣。
察覺到蘇照似有話欲說,殿中群臣無不安靜下來,將目光齊刷刷看向上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