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是防備甚嚴。”蘇照凝聲道。
馮匡忽然整容斂色道:“君上,臣冒昧進言。”
“馮卿但言無妨。”蘇照道。
“以我國之國力,恐不能一舉滅衛,縱君上天縱之資,率強兵謀伐黎郡,也會引來豫州諸國的群起而攻。”馮匡道。
說白了,還是衛國的國力并不足以支持蘇國大肆擴張,這和鄭國之間戰爭不同,以奇計拒鄭,奪其疆土,畢竟不是滅國之戰。
滅國之戰當頭,再小的國家也會爆發出難以想象的戰爭潛力,而且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國際干涉。
如十年前的鄭滅蘇之戰,鄭國以雷霆萬鈞之勢,大兵壓境,一舉鯨吞蘇國,但結果呢?
魯衛二國派兵來援,蘇國最終還是渡過滅國之危。
在很早以前,鄭國滅陳,也是頂著其他國家的干涉,甚至在洛都當著吉祥物的周天子都派使斥責。
鄭國迫于壓力,還是給陳國留下方圓五十里的宗廟祭祀之地。
同樣的道理,蘇國如果想要滅衛,就要做好頂著齊魯二國派兵干涉的準備。
“那可否奪其一郡二郡之地。”蘇照思量片刻,不死心問道。
下鄭國一郡半之地,已讓他嘗到了一些甜頭。
馮匡道:“黎郡是衛國門戶,一旦落入我國之手,衛國寢食難安,勢必會升級戰事。”
蘇照淡淡道:“穎陰同樣是鄭國北方鎖鑰,如今還不是落在孤之手里。”
“君上,穎陰以南尚有陽平關可守,而黎郡之北則一馬平川,又和我臨陽郡隔河相望,非兵家用武之地。”馮匡道。
其意就是縱然拿下黎郡也守不住,蓋因無險可守,無后方可依托,衛國整軍復來,還有升級戰事之虞。
蘇照聞言,面色變幻不定,不得不說,馮匡之言字字珠璣。
歸根到底,還是一句話,蘇國太弱了。
縱然奪了鄭國一郡半疆土,此刻的蘇國也才八郡之地,還沒有將勝利果實消化,倉促之間,根本發動不起一場滅衛國戰。
尤其還要在列國武裝干涉的前提下,抗塔輸出,退一萬步說,縱僥幸滅衛,也會消化不良。
“打鐵還得自身硬啊。”蘇照此刻也只得收起一些激蕩的心緒,甚至也開始反思自己。
是否一場蘇鄭國戰勝利,讓他飄飄然了?
“唯今之計,還是革新,蘇國八九百萬人口,一旦革新大政成功,到時二十萬大軍北上,就可犁庭掃穴。”蘇照目光幽閃,思忖道。
“衛國如被鄭國說動,率大軍伐我,又當如何?”蘇照問道。
想著只能被動防守,不能主動出擊,多少有些憋屈。
馮匡道:“君上,可拒其強兵,讓魯國調停。”
蘇照默然片刻,嘆道:“此事容后再議。”
他還是傾向于御國門之外,防守反擊太憋屈了。
馮匡看出少年君侯的不甘,一時之間,也是苦思冥想,試圖想出萬全之策。
但這種征伐一國的方略,原就是那種柱國大才才能籌劃,馮匡雖久鎮邊郡,但才具還是達不到那種程度。
等到送別馮匡,蘇照沉吟片刻,對著一旁的彭紀,沉聲道:“備車,孤要出宮。”
卻是猛然想起了一人,申屠樊,不若以此事咨詢之。
而今他打敗鄭國,看著也有幾分成事之相,這位柱國之才,也該回心轉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