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達維亞,原名查雅加爾達,意為凱旋之城,簡稱為雅加達。
這里本是馬打藍素丹國的都城,可惜,這里萬歷二十四年就被荷蘭人占領了。
荷蘭人占領這里之后,便將這里變成了遠東的殖民中心,馬打藍素丹國也逐漸被其侵吞蠶食,最后變成了荷蘭的附庸國,也就是殖民地。
這會兒,荷蘭人已經將這里建成了一個頗具歐陸特色的要塞,北邊,臨海的地方是一個巨大的港口,港口兩邊是兩座雙層棱堡,棱堡的后面則是城墻和水道環繞的城池,城池的四周還有數不清的良田和窩棚,窩棚里面住的都是被奴役的土著,有馬打藍本地人,也有流落至此的漢人。
這天,巴達維亞港足足聚集了兩百余艘大小戰船,其中有樓船炮艦,有武裝商船,也有各種各樣的小帆船。
荷蘭人的遠征艦隊就要出發了,總督范迪門在碼頭進行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說之后三十艘樓船炮艦、二十艘武裝商船和百余艘小帆船便陸續出港,揚帆起航,往北駛去。
這個時候,城東五里許,臨海的一個小山包上,一顆濃密的大樹下,五個頭戴草帽身披野草的漢子正靜靜的趴伏在那里,其中一個人手里竟然還拿著時下頗為稀罕的單筒望遠鏡。
那手拿單筒望遠鏡的漢子盯著出港的戰船仔細看了好一陣,這才低聲道:“樓船炮艦三十艘。”
他身邊,另一個漢子連忙用炭筆在一張粗糙的白紙上記錄起來。
過了一陣,他又低聲道:“武裝商船二十艘。”
緊接著,又是什么小福船、蒼山船、蜈蚣船等等,他們都做了詳細的記錄,直到荷蘭人的船隊全部出港,消失在遠處的海面上,他們才緩緩退下山坡,一溜煙跑向不遠處的小漁港。
這小漁港也就幾個茅草窩棚和一個簡易的碼頭,窩棚里面總共也住了二十來個衣著簡陋的漢子,表面上他們都是打漁為生的漁民,其實他們是戚元輔派駐在這里的密衛,專門負責監控荷蘭人的。
五個輪班監控的漢子回到漁港之后便鉆進一個窩棚里匯報了一番,很快,一艘表面看似破舊的車輪舸便緩緩離開漁港,一路往東北方向駛去。
他們行駛的方向跟荷蘭遠征船隊的方向并不一樣,因為巴達維亞往東繞過加里曼丹島便是西班牙人的勢力范圍了,所以,荷蘭人的船隊北上的時候一般都是從西邊繞過加里曼丹島,這樣不管是去東番還是東瀛都得多走將近千里的海路。
密衛自然不用往西邊去繞路,因為這會兒西班牙人跟鄭芝龍或者說他們的王爺是合作關系,他們在西班牙人的勢力范圍內通行肯定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甚至,他們在加里曼丹島東岸和馬尼拉港都設立了補給點,走這條航道,簡直不要太方便。
荷蘭人可不知道,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人家的監控之中。
當然,他們也不在乎這個,他們認為以遠征艦隊的實力,完全能碾壓海盜鄭芝龍和明帝國的聯軍。
他們之所以這么認為,主要是被朱器圾給誤導了。
為了麻痹荷蘭人,朱器圾可是蓄謀已久,除了大員一戰他手底下的二十余艘樓船炮艦亮出了獠牙,逮著荷蘭人的炮艦猛轟了一陣,接下來這幾年,他手底下的樓船炮艦基本都窩在臺江內海,根本沒出去過。
鄭芝龍剿滅其他海盜的時候他也只是命戚元輔和戚元弼派出車輪舸輪船幫人家去搜尋其他海盜的蹤跡,從未讓樓船炮艦出海參戰。
而且,臺江內海一直都處在封閉狀態,俘虜的荷蘭人也一個都沒放回去,荷蘭人哪里知道這里還隱藏著一直恐怖的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