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一直都以為鄭芝龍或者明帝國水師加起來也就三十多艘可堪一戰的大船,而且有七艘還是搶了他們的樓船炮艦,這點實力,三十艘樓船炮艦完全可以碾壓。
那么,到底誰碾壓誰呢?
朱器圾收到密衛來報,當即便展開地圖開始籌劃了。
這時候的地圖可沒后世的地圖那么詳細,就算他將鄭芝龍手里的海圖,還有荷蘭人和西班牙人的航海圖全總到一起,也就得出了一張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海圖,上面很多島嶼都沒有標記,地名也就那么幾個,不過,航道倒是挺全的,荷蘭人走過的航道在地圖上都有標記。
他盯著荷蘭人走過的航道仔細看了一陣,眉頭不由皺了起來。
因為荷蘭人繞過西班牙人的勢力范圍之后再往北走便不止一條航道了,他們總共走過三條航道。
一條是往東北方向直撲澳門附近的海島,再沿著海岸線繼續北上。
一條是往西北方向,抵達澎湖,然后再往東去往漳州方向或者往西去往大員方向。
最后一條則是直接往西北方向走,進入臺江內海。
這一次,荷蘭人會走哪一條航道呢?
他只能排除一條,澎湖方向荷蘭人應該不會去了,因為自從南居益奪回澎湖之后他們就沒再走過那條航道了,他們要么往東直撲澳門附近的海島,要么往西直抵臺江內海。
他們要是往西直抵臺江內海那就好了,那簡直就是來送菜的,不說他手底下五十余艘樓船炮艦,光是一個熱蘭遮城堡的火力就夠他們喝一壺的了。
問題,熱蘭遮城堡可沒法隱蔽,從附近經過的船只都能看到,荷蘭人會來碰這顆硬釘子嗎?
這個是不大可能的,他們自己設計的棱堡還能不知道這棱堡防御力有多恐怖嗎?
也就是說,荷蘭人很有可能會選擇往東,直撲澳門附近的海島,然后再沿著海岸線繼續北上,去進攻漳州。
這也是歷史上料羅灣海戰荷蘭人選擇的航道。
如果讓荷蘭人的艦隊靠近東南沿海那可就麻煩了,因為他們不可能帶太多的食物和淡水,從巴達維亞航行到大明東南沿海之后,他們肯定是要補充食物和淡水的。
而大明沿海的地方官員肯定不可能給他們準備什么食物和淡水,那么,他們就只能上岸劫掠了,到時候沿海的老百姓又要遭殃了!
他盯著海圖看了好一陣,這才朗聲道:“來人,速速傳令,讓鄭芝龍率手下船隊先行去澳門附近的海島集結,隨時準備出擊。”
緊接著,他又命人招來戚元輔,指著海圖跟其詳細交待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