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員西南約千余里,有一片珊瑚圍成的島礁。
這片島礁是呂宋、東番和大明東南沿海之間唯一露出海面的東西,在沒有任何導航的年代,這片島礁便成為茫茫大海之中確定位置的唯一參照。
所以,幾乎所有往北又或往西去往東番、東瀛和大明沿海的航道都會經過這里。
沒辦法,茫茫的海面上全是水,如果不經過這片唯一露出水面的參照物,誰知道自己的航向對不對。
萬一航向稍微偏了那么一點,那可就是幾百上千里,而東番的寬度也就三四百里,也就是說,幾千里的航道如果不找個參照物確定一下自己的方向,很有可能會錯過東番,直接開進太平洋!
這年頭,在海上迷航的結果可想而知,所以,荷蘭人北上的航道也必須經過這片島礁,這里正是荷蘭人三條分支航道的起點。
原本這片島礁是沒有什么船只逗留的,畢竟這里就是一片露出水面的珊瑚礁,既沒有淡水也沒有食物,逗留在這里那純粹就是找死。
不過,這些天卻好像有幾艘車輪舸一直逗留這一片島礁之中,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這些車輪舸就是朱器圾派出的哨探船,他們也不是一直在這逗留,而是一直在輪換,每天大員方向和澳門方向都會派出兩艘哨探船趕往這邊,而茫茫大海之上基本什么障礙物都沒有,車輪舸完全可以全速航行,千余里的距離,一天之內趕到還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所以,他們一直在輪換,每天雖然停留在這里的船只數量是一樣的,不過,卻不是同一批。
這些哨探船唯一的任務就是確定荷蘭艦隊的行蹤,每天,他們都會派人登上最高的島礁,趴在上面,用高倍數的望遠鏡不斷的掃視南邊的海面。
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連續輪換了十余天之后,荷蘭人的艦隊終于出現在島礁南邊的海面上,那巨大的樓船炮艦就算遠隔十余里都能分辨出來。
荷蘭人自然也看見這片島礁了,這里的珊瑚礁面積雖然不是很大,人造的樓船炮艦還是沒法比的,這里最大的珊瑚礁比樓船炮艦大了百倍都不止,就算用肉眼看,遠遠也能看到好大一個黑點啊。
當然,荷蘭人也有望遠鏡,不過,他們的望遠鏡跟朱器圾命人造出的專用望遠鏡根本就沒法比。
這會兒,哨探手中用的都是高倍率的專用望遠鏡,清晰度雖然不是很高,十余里遠的距離還是能看出大概的人形輪廓來,而巨大的樓船炮艦自然就更不用說了。
荷蘭人的望遠鏡可沒這么高的倍率,他們也就能隱隱看到一片巨大的島礁,至于島礁上扒著的人,他們是不可能分辨出來的。
他們看到島礁之后便紛紛轉舵向西,直奔澳門附近的海島而去,至于什么靠近島礁登岸他們根本就沒想過,這也就是個確定航道方向的參照物而已,上面既沒有食物也沒有淡水,上去干嘛?
荷蘭人的艦隊已經全體轉舵向西了,他們的目標果然是漳州!
四艘哨探船很快便分成兩撥,分別往大員和澳門方向疾馳而去。
一天之后,臺江內海,停泊在大員港旗艦之上,一陣令旗揮舞,旁邊十余艘車輪舸頓時如同天女散花一般四散開來,很快,停留在附近的五十艘樓船炮艦和兩百余艘車輪舸便如同百川匯流一般匯集過來。
朱器圾舉起望遠鏡微微掃視了一圈,隨即便毫不猶豫的揮手道:“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