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開封府附近流傳的一首詩歌,好像是個名叫李信的舉人為了勸土豪鄉紳捐糧賑災而作。
這小子明顯有點天真了,土財主門一向都是損不足以奉有余的,現今卻要他們反過來,捐出自己的糧食去賑濟災民,誰會答應?
你以為誰人都如同我唐王一般胸懷大志啊!
不過,這小子倒是個人才,好像什么“開了大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等段子就是這小子編出來的。
李自成在這小子的幫助下可是得了不少民心,可惜,李自成就不是什么大善人,打下京城之后,他就看這小子不順眼了,這小子還在他跟前嘰嘰歪歪,勸他救濟災民,他直接就命人把這小子給宰了!
嗯,民心很重要,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這么個人才可不能讓李自成給糟蹋了。
他當即下令,讓密衛去開封府把這舉人李信給請過來。
至于怎么把人家請過來,很簡單,你不是勸人捐糧賑災嘛,我可以捐個幾萬石意思一下,看你來不來。
開封府就在南陽府旁邊,李信自然知道南陽唐王這號人物,浙川的繁華他也早有耳聞,南陽唐王的慷慨他也聽說過,所以,朱器圾說要捐幾萬石糧賑災,他一點都沒懷疑,當即就屁顛屁顛的跑過來了。
不過,親眼見到浙川的繁華之后,他還是忍不住吃了一驚。
這南陽唐王果然厲害啊!
兩人見面,他便忍不住拱手贊頌道:“唐王殿下真乃一代賢王,亂世之中竟然能將一個縣城經營得如此繁華,真是治下百姓之福啊!”
呃,一代賢王?
這可是魏忠賢給整出來的!
朱器圾將他引到客位坐下來,又命人上了香茗,這才頗為尷尬道:“李公子,過獎了,這賢王之名,不提也罷。”
李信當然知道這賢王之名是怎么回事,因為他爹就是閹黨,而且還被逮著了,判了個“交結近侍,又次等論,徒三年,輸贖為民。”
不過,閹黨也并非全是壞人。
他毫不避諱道:“王爺,學生斗膽妄議,閹黨并不能一概論之,孰是孰非,老百姓自有公論,像家父就被歸為閹黨之列,不過在杞縣還是相當受人愛戴的,王爺的賢名那更是名傳四方,學生都早有耳聞了。”
暈,你爹是閹黨!
朱器圾頗為吃驚道:“令尊是?”
李信坦然道:“家父李精白,天啟朝曾掛兵部尚書銜巡撫山東。”
李精白?
沒聽說過!
看樣子應該不是什么壞人,要是幫魏忠賢助紂為虐的,那肯定會名垂青史。
這對父子應該可以拉攏。
這會兒他不但缺人,更缺人才啊!
朱器圾微微點了點頭,隨即問道:“李公子觀浙川之盛況可有何感想?”
感想?
敢想嗎?
世道都亂成這樣了,好像也沒什么不敢想的了。
李信鼓起勇氣道:“學生斗膽,說句殺頭的話,這天下如若都能如同浙川一般,老百姓就有福了。”
這意思就說我比崇禎適合當皇帝咯。
嗯,不錯,這小子膽子果然夠肥。
朱器圾微微笑道:“那李公子想這天下都變得如同浙川一般繁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