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他百思不得其解之時,偵騎終于送來探報,明軍在筑城!
開什么玩笑?
要知道察哈爾草原距離中原腹地足有千余里之遙,明軍在草原邊沿筑城不是自找麻煩嗎,光是糧草轉運的費用就高得驚人啊!
朱器圾當然不是在開玩笑。
這個時候,鐵路已然修到察哈爾草原邊沿了,通州那邊也逐步開始量產十節的火車了,糧草轉運根本就不是問題。
他甚至親自來到了薊州鎮北面的幽州新城修筑之所坐鎮。
幽州之名,取自宋時的幽云十六州,他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要把蒙元諸部的領地全部劃入大明疆域之中。
薊州鎮北面這座新城叫幽州,宣府鎮北面那座新城就叫云州,幽云二州既定,接下來又在哪里建城呢?
這城池是肯定要沿著鐵路線一路修筑下去的,因為城池比車陣更克制騎兵,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基本都不擅攻城,只要他把城池一路修筑過去,再在沿線的制高點修筑一定數量的烽火臺,那鐵路沿線的安全基本就有保障了。
問題,多遠的距離修筑一座城池合適呢?
幽州城外的帥帳之中,朱器圾盯著眼前的地圖,手指不斷在上面比劃著。
這蒙元諸部的領地果然不愧瀚海之名,光是察哈爾部,南北長度就達到了一千余里,東西寬度更是超過了兩千里,這么大的范圍,到底要修建多少座城池呢?
如果修建的城池太少,鐵路沿線的安全就沒法保證,如果修建的城池太多,駐軍又是個大問題。
這些城池一旦修建起來,那可都是要派兵駐守的,一座城池少說也得派駐四五萬人馬,要不然就沒法分兵去對付破壞鐵路的敵人。
也就是說,他要真把幽云十六州全部建起來,少說也要派七八十萬大軍駐守。
這個消耗就比較恐怖了,七八十萬大軍,一年少說也要消耗一千萬石糧和一千萬兩白銀啊!
大明一年的稅賦才多少?
要知道萬歷朝、天啟朝和崇禎朝的正常稅賦也就四五百萬兩白銀一年,雖說他大力發展商業之后大明稅賦肯定會節節攀升,但要想稅賦達到一千萬石糧和一千萬兩白銀一年那也不是短短幾年時間就能完成的目標
而且,大明并不止北邊需要派軍駐守,西邊和南邊同樣需要派兵駐守,光是北部邊疆就消耗這么多糧餉,其他地又怎么辦呢?
很顯然,瘋狂修筑城池并不是一個好辦法,他還得想點其他辦法才行,要不然,大明很有可能要耗死在這瀚海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