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修走入第二間石室的時候,才愕然發現,竟然已經過去了一夜時間。
已有不少俠客島的仆從,在石室內進進出出,為石室內參悟武功之人送上洗漱用品,或是早飯等等。
俠客島的服務十分周到,這里簡直可以說是武學中人的天堂。
第二間石室內,也有不少人,或是注目凝思,或是喃喃自語,或是大聲爭辯甚至交手切磋等等,對于唐修的到來根本就是視而不見。
甚至這些人有的根本就不洗漱,也不吃早飯,算得上是廢寢忘食,想必只有餓急了,才會想起來吃飯吧!
唐修洗漱了一下,吃過早飯之后,便開始參悟起第二間石室上的武功。
第二間石室的大石壁上,刻有太玄經、俠客行的第二句古詩“吳鉤霜雪明”,下方又有許多古詩圖解等等。
唐修仔細瞧去,從中看到了一門劍法。
已是武學中的巔峰劍法!
只見那壁上的古詩圖解中,密密麻麻地刻滿了字,這些筆畫在唐修眼里,宛然便是是一把把長劍,共有千百之多。
這些劍形或橫或直,或撇或捺,在唐修眼里,郝然已化作一式式劍招。
有的劍尖朝上,有的向下,有的斜起欲飛,有的橫掠欲墮,唐修將千百之多的劍招,一式式地瞧下來后,便搖了搖頭,走向第三間石室。
他從這第二間石室內所看出的劍法,雖也是武學中的巔峰劍法,但作為獨孤九劍的傳人,他的劍術早已登峰造極。
所以對唐修來說,這第二間石室并沒有什么收獲,反而不如在第一間石室學到的那門掌法一般,獲益良多。
他又走入第三間石室,一踏進石室,便覺風聲勁急,三個勁裝老者展開輕功,正在迅速異常地奔行。
這三人奔得快極,只帶得滿室生風,非宗師級別的高手難以做到。
唐修瞧了一眼,這三個老者也果真都是70多級的宗師級別高手,想來是早年被請到俠客島上的,在這里潛修多年,又有增功的臘八粥可以喝,進軍70級的宗師級別倒也不難。
這三個老者,腳下追逐奔跑,口中卻不停說話,語氣甚是平靜,足見內功修為都是甚高,并不因疾馳而呼吸急促。
只聽第一個老者道:“‘俠客行’乃大詩人李白所作,但李白是詩仙,卻不是劍仙,何以短短一首二十四句的詩中,卻含有武學至理?”
第二人道:“創制這套武功的才是一位震古爍今、不可企及的武學大宗師。他老人家只是借用了李白這首詩,來抒寫他的神奇武功。咱們不可太鉆牛角尖,拘泥于李白這首‘俠客行’的詩意。”
第三人道:“紀兄之言雖極有理,但這句‘銀鞍照白馬’,若是離開了李白的詩意,便不可索解。”
第一個老者道:“是啊。不但如此,我以為還得和第四室中那句‘颯沓如流星’連在一起,方為正解。解釋詩文固不可斷章取義,咱們研討武學,也不能斷章取義才是。”
他三人武功,并不坐下來慢慢談論,而是足不停步地你追我趕。
唐修已猜測到第三間石室,乃至第四間石室上所記載的武功,屬于哪一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