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軍見于禁一合被斬,登時慌亂。
唐修率軍繼續殺入,前有陷陣營,中有管亥的兩萬兵馬,后有太史慈的一萬兵馬,一路殺到了徐州城下。
城上望見紅旗白字,大書“大將軍唐修”,陶謙急忙傳令開門。
唐修入城,陶謙自然是親自迎接這位大將軍,一同來到府衙。
禮畢,陶謙一邊設宴相待,一邊勞軍。
宴會之上。
陶謙命親信取來徐州牌印,讓與唐修。
唐修并沒有接,反而笑瞇瞇的問道:“公何意也?”
陶謙既然愿意送上徐州牌印,便是愿意讓出徐州的地盤,唐修日后便可以任命一個親信,來掌管徐州。
等于是將富庶的徐州,徹底納入掌中。
當然,首先的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城外的曹操二十多萬大軍。
陶謙道:“今天下擾亂,王綱不振,公乃大將軍,正宜力扶社稷。老夫年邁無能,情愿將徐州相讓。公勿推辭!”
唐修這才點點頭,接過了牌印,含笑道:“陶公大義!”
陶謙苦笑嘆氣,仿佛放下了一個重擔,又道:“今兵臨城下,且當商議退敵之策。”
唐修含笑道:“某先修書一封,勸曹操退去,操若不從,廝殺未遲。”
他如今畢竟是當朝一品大將軍,代表著大漢朝廷與政權。
此番曹操打著“報父仇”的名義而來,攻伐徐州,明眼人一眼就知道曹操是借故來搶錢糧、地盤的。
但唐修還是要修書一封給曹操,若是曹操奉了大將軍詔令,就此退去,自不用說。
若是不奉大將軍詔令,那就是叛臣!
陶謙點頭認同,唐修當即修書一封,令人送往曹操大營。
卻說曹操正在軍中,與麾下文武議事。
所商議之事,正是之前唐修親率三萬大軍,闖入徐州城之事。
人的名,樹的影!
當朝大將軍,天下第一名將,無雙神將等等稱號,幾乎將唐修推向了神壇,便是曹操作用二十多萬青州兵,也擅長領兵,亦忌憚不已。
當初五十萬諸侯聯軍,便是被唐修親率兩萬西涼鐵騎擊潰!雖說當時有大意之舉,然唐修之名,已威震天下。
曹操拆開書信,只見上面寫到:“虎牢一別之后,與君天各一方。向者,尊父曹侯,實因張闿不仁,以致被害,非陶恭祖之罪也。目今黃巾遺孽,擾亂于外,各路諸侯,盤踞于內。愿明公先朝廷之急,而后私仇。撤徐州之兵,以救國難。則徐州幸甚,天下幸甚!”
唐修既勸曹操罷休,也有招攬曹操,重新為大漢朝廷做事的意思。
“黃巾遺孽,擾亂于外”與“各路諸侯,盤踞于內”兩句,已經相當于直接說到了曹操臉上,因為曹操也是各路諸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