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二位都五十多歲人了,平時又疼程繡錦,怕她倆上火。
大夫人聽程繡錦如此問她,便就又撒起潑來了,掙開柳氏的手,坐地嚎哭:
“可了不得了,這是不想顧自己妹子的死活,一心就想嫉妒,這種事,難不成我還能說謊?”
程繡錦才要說話,一心想要挑撥的任嬤嬤卻先說話了:
“大夫人說不說謊,我們姑娘問一下不就知道了。敢問這位夫人,令媛是怎么回來的?
可是福王爺送回來的?是不是都在南廳?”
大夫人忍著氣說:
“雖不是福王爺給送回府的,但那么多雙眼睛看著呢,再做不得假的。
更何況,我手里還有證據,我女兒回來,披得是福王爺的袍子,這回可信了?”
說完,也不理別人,大夫人就又沖到程繡錦跟前,這回倒是沒跪,只坐地上,扯著程繡錦的裙角哭:
“求大姑娘就發發慈悲,給蕙娘一條活路吧。”
而有些話別人不好說,遲嬤嬤卻跟程繡錦說:“姑娘,這時候,誰的話也輕信不得。
依著老奴看,姑娘不若找福王爺問問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子事。
不總有些個人,別人略一施恩,便就口口聲聲喊什么,無以為報,以身相許嗎?
戲文子里這種事多了去了,有些女人,看著有錢有勢的,別說做妾了,便就是外室,都巴不得呢。
按理說,一個弱女子輕易就能撲到福王爺,福王爺卻也忒容易對付了吧!”
任嬤嬤跟著說道:
“可不正是這個理?要是讓老奴說,那衣服怎么會到了二姑娘身上,也很難說。
福王爺是出了名的殺神,什么時候竟就憐香惜玉起來?
再說二姑娘若不懶到福王爺身上,以著她現在的身份,便就是嫁出去做正室,定也是比不上姑娘的了。
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盤,還是問問清楚的好了。”
聽聽,目的不就出來了?
大夫人見宮里出來的兩嬤嬤,一直鼓動程繡錦去找福王對峙急了,口不擇言地喊:
“大姑娘一慣精明,可別上了小人的當。
她倆個如此鼓動著你,讓出去找福王,誰可知道抱了什么目的?
咱們才是一家子的骨肉,她們宮里出來的,可就難說了?”
心里明鏡似的程繡錦、侯夫人……
聽出點兒味兒來的伯夫人、王淑人和柳氏也……
被點破了的兩嬤嬤……
只有以為無中生有,挑撥離間的大夫人,半點兒沒覺得自己說了事實出來。
卷棚內,除了大夫人的哭聲,眾人均都是一陣沉默,不知道說些什么,來緩和尷尬氣氛。
兩嬤嬤都恨死大夫人了,本來外面都已經安排得好好的了。
只要爆出事來,大夫人定是要懶上福王的,程繡錦又是個不吃虧的性子。
只要氣氛烘托到哪兒,她們再從邊上煽風點火,不愁程繡錦不會頭腦一熱的,便就去找福王理論。
程繡錦雖天生神力,能打得過賣武為生的人?
更何況那絆馬索、罩網、藥等東西,都已經一應準備好了,單就守株待程繡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