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繡錦聽了陳家的事,也是連連咋舌,難為她家里人口簡單。
這么一出妻妾大戲唱得,可也真是夠夠的了。
侯夫人卻將這事,當成了反面教材,說給靖邊侯聽,然后斜眼瞅著靖邊侯說:
“這就是男人喜歡的齊人之福。”
誰敢這么對她的女兒,她非送個全套凌遲都不解恨。
此時房內并沒別人,丫鬟也都在外面侯著,靖邊侯連忙給侯夫人一揖說:
“我輩癡愚,合該聽夫人指揮,唯夫人命是從,哪兒敢有此非分之想?還望夫人明鑒!”
侯夫人笑嗔說:“一把年紀了,沒個正形!”
兩人粘膩了會兒,侯夫人又提起程繡錦的嫁妝來:
“我原說多給她陪嫁金銀,可她不要,非說不一定能過長。
又說日子過得好不好,與陪嫁多少并沒關系,又說萬一將來合離,搬來搬去,不過是勞累車馬而已。
要我說,要是穩妥的話,還是多陪送些。皇家的婚姻,哪兒那么容易就能合離?
福王又是那個脾氣,打賜婚到現在,門都沒登過,看樣子也好不了。”
靖邊侯沉聲說:
“錦娘說得沒錯,親王妃是有俸祿的,錢要那么多干嘛?遠的不看,就看陳五爺的夫人,當年也是十里紅妝。
結果現在,不也就過成這樣了?依著我說,錢不錢的是次要的,還得是得用的人,你多給她帶些。
你訓練的那些女親衛,選出兩隊,讓她們跟錦娘嫁過去。
我倒是要看看,誰敢欺負了我女兒,也不用等錦娘回家哭訴,立時的,便就能滅了他。”
此時,福王府已經建成,夫妻二人都已是聽說,那個歡歌已經跟著福王,搬到了福王府里了。
既是你不仁,就別恨他們不義了。
夫妻二人一想到福王,都不約而同捏捏響了手指。
大有嫁過去的不是女兒,而是派過去一隊先鋒的意思。
雖然是皇帝賜婚,但六禮卻沒有廢,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
一套做完,最后就是迎親。
迎親正日一大早上,天還沒亮,程繡錦便就被喊起來,她的禮服已經送來,她穿一套燕居禮服,不用細妝,過祠堂那邊受醮。
宗正、禮部還有內官指導,一套禮儀下來,程繡錦都覺得吃不消。
便就是被禁足的老太太,此時也被放了出來,高高在上地坐受程繡錦的拜禮。
老太太是個識時務的,很是深情地拉著程繡錦的手叮囑一番:
“沒想到我老太太活了一把年紀,竟還是看走眼了,只是你既嫁進天家,性子可得收斂些。
福王爺又是個出了名的殺神,若是真處不好了,怕是要給家里招禍,想想你爹娘養了你一場,底下還兩弟弟。
你就為了他們,也要好好跟福王爺過。”
這倒令程繡錦驚訝,老太太一沒說什么難聽的話,二也沒說讓為她求情,倒是真真切切說了些長輩話。
程繡錦大感欣慰,這可不容易,老太太終于做了回人!
老太太:死丫頭竟還真就順利嫁了,我看想收拾她是難了,還是趕緊示好吧,為長遠發殿鋪路。
到底還是老太太高瞻遠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