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之的老岳父,也就是朝,恢復了華夏衣冠,位列群臣之首,他現在的稱呼是李朝,自從李牧之頒布了李為王族之后,跟隨過來的許多老秦人就改姓為李,畢竟,他們許多人曾經就是李牧之父親的部將,或者是家生子。
李牧之接過名單,簡單翻了翻,嘴角露出笑意,這些都是新一批的大夏學堂畢業生。
大夏學堂沒有年限限制,只要你通過了六級考試,而且再參加一次吏部考試,就能為官,因為缺乏人才,所以現在的門檻很寬松。
吏部考試的通過率也是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很難有人通過不了,除非具有錯誤的政治思想,比如,不愛大明.....
曾經有過一些心口不一點人想要妄圖蒙混過關,可是還是被剔除了出來,后來大家才知道,為何大家考完試會有官府的人親自走訪,原來是考察是否政治清白。
到現在,大夏學堂共輸送了六百七十八名人才,基本都安排到了朝廷的六部或者其他要務上面。
如果后來者回眸這一段歷史,恐怕也會感慨,這是他們這一代的時代紅利。
也因為時代的原因,大家的民族意識淡薄,而且也沒有小人作祟,也沒有某域外大國干涉,所以,基本上融合的很好。
謊言說上一千遍,那就變成了真理,李牧之很好地把這個利用起來,巴格蘭很大,但也很小,截止到現在為止,建立了一百三十九個廣場,基本都是小型的,現在的建造成本很低,無非就是征召周圍的群眾干上十來天活,那就建造好了。
廣場中央豎起了大明旗幟。
旗幟上面,左為太陽,右為月,拼湊在一起,很想明字。
這是大明標準的旗幟。
高高樹立在廣場中央,一旬需要舉報一次升旗儀式,升旗員挑選也很嚴格,只有表現優異的孩子才能成功。
通過全方位無死角的轟炸宣傳。
成果還是很顯著的。
大家基本能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大明,而且可以用嫻熟的新語說出來。
“先帶人幫助他們熟悉政務,再正式上位。”
李牧之放下奏折,一旁的奴婢接過去,慢慢下去,放到一旁的金色木框中,旁邊有兩個木框,一個為金色,另一個為黑色。
金色的表示通過。
黑色的則是打回。
這樣也加快了效率。
李朝再次啟奏:“如今大明初安,陛下應該修建宮殿以彰顯權威。”
李牧之皺了皺眉頭,道:“如今大明處處都需要投入,而且尚未安寧,朕修建宮殿有些不妥吧。”
改革嘛,總有人跳出來反對。
周圍時不時有部落逆反,但是都沒有掀起風浪,就被撲滅了。
“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宮室。且夫天子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且無令后世有以加。”李朝回道。
李牧之深深看了他一眼,不愧是朕的老岳父,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