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見面,那自然是十分融洽。
李牧之執晚輩之禮,更是讓李老滿意,不過他堅決自己是李家的仆人,不能接受李牧之大禮。
無奈之下,李牧之反而接受了了李老的行禮。
李老并不是單獨而來。
他還帶著很多行李。
“這是我們這么多年積攢下來的,當年先人來到這里后,也懷著對故國思念,怕后背忘掉中原,特意命人默寫了經典,這些年來,一直漂泊不定,損壞了一些,不過大部分還是保留了下來。”
“現在,我就正式交給你。”
李老指著大箱子,大箱子很古樸,打開之后,露出了里面的真面目。
竹簡,羊皮,各式各樣的載體。
不過大部分都是規整整齊。
典籍很多,《左傳》《道德經》《國語》《論語》.....還有張騫未曾留下來的幾卷書籍《孫子兵法》。
當然,更重要的是,帶來了秦律
包括《田律》、《效律》、《置吏律》、《倉律》、《工律》、《金布律》、《關市》、《工律》、《工人程》、《均工》、《徭律》、《司空》、《軍爵律》、《置吏律》、《效》、《傳食律》、《行書》、《內史雜》、《尉雜》、《屬邦》;此外還有《效律》,是對核驗縣和都官物資帳目有關制度的規定。
包涵星羅萬象,看字跡。有的剛刻劃出來的。
李老解釋道:“這些都是剛剛刻畫下來的,可能有錯誤的。”
李牧之笑道:“沒事,有就行,這份心意我收下了。”
開篇:“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秦圣臨國,始定刑名,顯陳舊章。
“......”
半部論語治天下。
那李牧之看來,這份秦律就能治國,對于當前的大明來說,更是重要至極,不過里面存在著許多酷刑,而且刑法過于嚴格,可能不適合當前大明的發展。
所以還要在這部秦律的基礎上進行修改修訂。
李老退下,李牧之迅速傳召人,幸好已經有一批老秦人前來。
“劉仲,齊英。”
“臣在。”
“你們兩個的任務就是把這里面的點擊都翻譯出來,全部采用大白話,變成現在我們使用的字體,然后加以研習,最后交由內閣審批,朕要在年底看到新的律法。”
兩人自然是答應。
劉仲和齊英結伴而出。
齊英的歲數比劉仲還要小一輪,如今剛20出頭,如果算大明的整個政治領導人物,基本歲數在20~30歲之間。
算起來是一批比較新的隊伍。
齊英有些疑惑的問道:“咱們陛下好像對秦律特別的重視。”
劉仲瞄了他一眼,很自豪的說道:“那是肯定的。”
“但是大秦有秦律亡,這說明它并不是一個很好的制度啊。”
劉仲的目光閃爍。
又是一個苛政猛于虎的論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