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僅是齊英一人的誤解,更是許多人的裁定。
司馬遷《史記》記載很明確,秦二世時期法令誅罰日益刻深,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眾。
在齊英的印象中。
好的法律,就應該受到人們的歡迎,而不是被眾人推翻。
他們已經從張騫和李牧之嘴中,得知大秦后來的事情。
但是秦律真的很嚴格嗎?
那看什么時期了。
秦二世時期二世胡亥重用趙高,先任趙高為朗中令,后又任命趙高為丞相,亂政改法,改變了秦始皇時期的“緩刑罰,薄賦斂”的政策,誅殺皇子公主,蒙恬、蒙毅、馮去疾、李斯等重臣,連帶一同治罪的不計其數,亂政改法,破壞法律,輕罪重罰,使皇族震恐、百姓震恐,官吏震恐,徹底造成秦朝混亂,又征發閭左,使秦朝速亡。
秦始皇時期實行的是“緩刑罰,薄賦斂”的政策。出土的秦簡秦律是嚴謹細致并非暴酷。
后來給人們留下印象深刻的秦律,那是變種。
后來更有多位學者研究,證明漢律比秦始皇實行的秦律還要嚴格許多。
“錢穆:漢初制度、法律,一切全依秦舊。”
“高敏:漢初法律全部承秦。”
“侯外廬:漢律之峻峭,比秦更甚。”
“......”
劉仲淡淡道:“秦之所以滅,我看就一個原因,殺的還不夠,應該把六五的貴族通通全部殺掉,一個不留,最終禍患無窮。”
“正好來了機會,你好好鉆研一下秦律,現在,正適合咱們大明。”
亂世用重典!
齊英贊同的點了點頭,對于秦滅亡的原因,他有不同的想法,不過還是贊同劉仲的說法。
畢竟,連陛下都認同秦律。
那只能說明一件事情,現在適合大明。
禮部,修建于平陽西側,是一座六間宅院組合起來的大宅子,旁邊就是剛剛搬遷過來的大夏學堂。
劉仲如今擔任禮部尚書一職,還兼任大夏學堂的院長,而齊英是副院長。
他回到禮部之后,立馬把左侍郎李無常叫了過來,按照血緣關系,李無常還是李牧之的遠方親戚,和齊英是同一批來到大明的老秦人。
因為能力出眾,迅速上位。
李無常皺著眉頭,道:“尚書,這段時間正忙著閱兵的禮儀,接下來的幾個月,還要準備全國推廣運動,現在咱們手上的人并不多,恐怕人手有些不夠啊。”
全國推廣運動,是內閣和李牧之早就定下來的計劃。
大明的新文化改革,在京都實行的十分順利,接下來就是要向全大明推廣,剛剛招的一批大夏學堂畢業生,趕上了一個好時候。
他們都要經歷一場“下鄉”活動。
由禮部牽頭,將會帶領他們前往大明各地,展開文化禮儀普及行動,甚至還要在各地興建學堂,他們都要擔任一定年限的教師,方可返回京都,成為一名光榮的大明公務員。
這場推廣行動,將要耗費大量的人力,這也是左侍郎李無常難為的地方。
經他這么一提醒,劉仲也感覺到有些所有為難。
“要不再招一批?”
“可是這樣不符合規定。”
“什么規定?”劉仲擺擺手:“規矩就是來打破的,等明日我從大夏學堂找一些人,讓他們幫忙去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