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邸報分會。
這里是剛剛成立的,隨著大明戰略重心的轉移,以禮部牽頭設立的邸報也將要轉移一些工作重點,所以,在李牧之前來的隊伍里,就有專門的人才負責事宜。
邸報,在整個大明,目前僅在平陽發行,發行數量一般每個月兩千份,如果遇到特殊的情況就會多刊印。
大夏學堂也拍人前來幫忙,畢竟,禮部尚書就是劉仲,雖然李老來了之后接任了大夏學堂的院長職務,可是,劉仲畢竟是原大夏學堂的院長,因此,雙方的交流還是很密切的。
“情況如何?”
“很不好,我估計咱們還是高估了這里,我剛從府衙拿到了統計數據,登記在冊的讀書人也僅僅三百二十一人,這里面大多為剛入門人才,因為這里路途遙遠,所以并未舉行過四六級考試,僅僅有最初級的一二級考試,你想想,這些官員肯定想法設法的提高通過率,可就是這樣,大部分還僅僅是一級的水平呢。”
邸報的幾位官員交頭接耳的討論著,實在是情勢不容樂觀。
邸報的流程都銘記于心,而且工廠設備之類都已經準備就緒,大家要進行最后一項發行量的問題,然后問題就來了,受眾實在是太少了,根本不足以支撐發行,虧本虧大了。
一般來說,從邸報的編輯,排版,刊印,再到最后的發行,這里面涉及到大量的步驟,因為西京的竹材多,導致紙張的成本可以降低一些,可是其他方面則拉高了,導致總成本和平陽差不了多少。
可是,只有發行兩千五百份,并且已經售空的情況下,才能收支平衡,在平陽的邸報多虧了朝廷補助,吃下了大量的份額,才能勉強做到虧的不多。
平陽潛在市場才五百人。
哪怕這些人全都買了,剩下的去哪里補齊?
這是擺在眼前的很重要問題。
不容忽視。
“要不,咱們可以使用其他文字。”
這句話一出,鴉雀無聲。
空氣中的氣氛都變了。
主編怒斥道:“別忘記了自己的身份,這可是大明。”
他們在學校中,和平日里接觸的規矩就是大明文化是璀璨光榮的,任何人都要以說大明話,寫大明字為光榮的事情。
為此,大明做了許多措施,各種各樣的手段消滅其他文明的影響,當然有一些被大明吸納的優秀文明保留了下來。
新生的大明文化,是由李牧之主導發起的,摻雜了九年義務教育知識,大學四年本科熏陶,五年碩博,外加一把鍵盤縱橫網絡數十年學習到的知識,這些被李牧之搬運過來,可能一些文化并不合時宜,而且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但也塑造了大明文化的主干。
老秦人帶來的歷法和秦律則也慢慢融入主干,填補枝葉。
總體來說,人才缺少,文明認可度相對來說并不太高,總有一種文明初級階段,相比其他成熟的文明,例如波斯文明,希臘文明,并不能占據上風,反而有時候處于弱勢。
通過行政手段,才逐漸消滅了影響,逐步走上了正軌。
現在,竟然膽大妄為的提出啟用其他文字?
主編作為邸報的一把手,政治敏感度很高,所以一聽就火了,心中有股害怕,這樣的話怎能說出口?
他一看說話的人,額,怒火沒了。
原來是真正的大明人,還是根正苗紅的大明文化支持者。
說話的人是秦大壯,父親是秦離,現為兵部侍郎,經常“高談闊論”,發表一些“不當言論”。
“對于不服王化的人,留著沒什么用,殺了就行,殺個干干凈凈也落個清靜。”
“每個大月氏人,都要像大明學習,學***偉大的思想和謀略,我大明人要懂得一個道理,只有跟著陛下走,大明才能夠強大。”
“大明人要充分發揮和親精神,都身先士卒,懂得獻身,那些異族女子生活的水深火熱,你不去,我也不去,那誰去拯救呢,我建議每個大明人都要娶五個異族老婆,生十個孩子,然后再娶老婆,周而復始,把大明的種子播撒到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