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孫悟空便與地藏王菩薩敘說自己見解,地藏王菩薩自也樂意傾聽,時而卻又提出反義,以至面紅耳赤,摩拳擦掌暫且不提!
旁邊閻羅王等人倒也見多不怪,甚至吩咐了諸位鬼差守著,各自回了殿內執行公務。
原來,十殿閻羅與地藏王菩薩毗鄰,也曾見過如此情景,畢竟這三界雖大,如地藏王菩薩這般身具大智慧、大慈悲者卻不曾有幾個,所以這般人物每次見到都要好好論上一番。
說是論道,其實也就是各抒己見,畢竟修為到了這一層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且每個人對于自己的道都是堅信不疑,所以說來算是論道,其實也就是互述見解,畢竟道已定,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改旗易幟。
說來也是好笑,這些個大能們明明就知道對方不可能說服自己,也知道自己說服不了對方,卻偏偏見面就要論上一番,而且毫不相讓,只爭得面紅耳赤,更有甚者大打出手……
這道理十殿閻羅都能懂得,偏偏那這個站在三界頂點的一群人就是樂得如此,如那火神祝融與水神共工論將其來直接開打,甚至連玉帝詔令也不聽,直撞塌了撐天之柱方才罷休,如今被逐出三界之外,各于一界,若想再度吵鬧怕是要等到下個一次天開地劈之時了……
十殿閻羅不曉得大佬們的做法,他們自然也不愿多想,畢竟他們掌控三界生死之事,也是有得忙的,比如那個姓章的踩死一只螞蟻,減壽一個時辰,又比如那姑娘救了一條生命加壽一日,事情真挺多的……
地府一番談論,事實證明再謹慎的猴子也不如菩薩那般養氣功夫,談到后來猴子甚至有拿出如意金箍棒之心,也就是他尊敬地藏其人,不曾真的發作,但也不歡而散。
孫悟空一路筋斗云,重回雙叉嶺中不提。
地藏王菩薩卻摸了摸諦聽腦袋,說道:“這齊天大圣果是佛性甚足,他日當成佛陀,度世間一切苦噩。”
諦聽卻道:“我看未必,那猴子方才惱怒異常,我觀他心頭之火氣沖云霄,右手不斷放在耳朵上,欲捏那斗戰之兵。”
地藏王一愣,背后竟生起一陣涼意,轉而笑道:“如此方才有趣,佛有萬相,見心見性,若都是一般,則雖有佛陀三千又有何用?”
諦聽卻道:“菩薩,那猴頭否定您的道,您便當真不惱?”
地藏王菩薩搖搖頭,緩步走向翠云殿,口中仍道:“不惱不惱,我欲聞他之道,欲尋同行之人,答案既得,又有何惱?”
……
不提地藏王菩薩如何作態,孫悟空一句筋斗云回了雙叉嶺中,終究撫平了心緒,他坐于樹梢之上一陣方才笑道:“看來老孫終究修行未到,那菩薩問的普通,問的真誠,俺老孫又何必動氣?”
孫悟空越發想那一番談論,心中越發好笑,那一番談論固然沖擊了他的“道”,然而卻也讓他有所收獲,也于其道知之更清……
“所以這才是論道麼,老孫這番倒真是著相了!”孫悟空笑了笑,掏出如意金箍棒。
道理他都懂,然而心中的憤怒同樣不是假的,畢竟本是心猿一只,哪里忍得這般之氣,方才能忍住沒將翠云殿給翻了已是極限,這會兒哪里能忍,便使個神通進了六耳獼猴夢境……
孫悟空方才離開,卻有九天玄女現身,她望了眼五行山處,聲音清冷,只說道:“天地萬物,唯道不負,倒也難為你了。”
玄女雖是恰巧經過,但畢竟神通非凡,頃刻間便知前因后果,倒也不曾多言,她早知地藏之道,更知悟空之道,也知其道不同,論將其來,雖然會有摩擦,然所謂“道”便正是與碰撞中逐漸清晰。
玄女捏了個手印,正欲做些事情,突生感應,只將目光放至遠處,說道:“這名喚薛仁貴的倒也大膽,竟將個禍亂世間的青龍放開,也罷也罷,終究是命數使然、該有此劫。”
玄女言畢,便乘風而過萬里,到了天蓋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