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先代主持法海禪師死的時候七十有八,金山寺當代主持法河五十又七。
那么問題來了,法海與法河是什么關系。
法河是法海的師弟,法海代替自己師傅收的徒弟。
如果說拿破侖是驚艷了一個時代的明星,中年病逝。
那么法海則是威壓了兩個世代的絕對強者。
智慧,武力,佛法修為,人情關系。
法海察覺到時代的變遷后,果斷的將法河扶上了金山寺主持的位置。
論智謀,法治不差法河什么,甚至因為年輕,優勢更大。
論武力,法治雖然修行封印術損耗了身體,總比沒有忍者才能的法河強。
論手段,能讓法海說出遺你在野禍亂天下的言語,又怎么會缺。
但是法治對于法河繼任主持沒有半分的怨言。
因為法河是個精通管理的明白人。
明白人這三個字的分量可比聰明人更加沉重。
大時代的變革中,聰明人要么獨善其身,要么兼濟天下。
但是金山寺的主持不需要考慮這些,需要的只是將道統延續。
所以上位者只能是法河這個明白人。
法治出的卷軸考題,其實沒有正確答案。
凡爾賽那么大,四家店鋪東南西北畫個矩形周長都超過五百公里。
三個小時,這根本是為難人。
有錢有勢的家庭當然可以分頭行動四樣憑物我都要。
次一點的三樣兩樣甚至一樣都可以。
哪怕普通家庭,一件都買不起,只要孩子在時限之前抵達山門,法治一樣會通融。
這道題考的不是家勢能力,而是心意。
提前拆封卷軸,是對金山寺的不尊重,不會再給機會。
因為湊不齊四件要求的物品而放棄機會的,心志不堅,不值得同情。
其余諸人,皆可。
但是金山寺有內鬼啊!
有人直接收購了一批四家指定店鋪的指定貨物配成一套在金山寺大門外售賣,連空出姓名欄的發票都準備好了。
這尼瑪……
阿彌陀佛,出家人不罵臟話。
這尼瑪佛尅了個大佑。
法治悶悶不樂的收拾爛攤子去了,坑了師侄的法河卻沒有一點愉悅或者愧疚的心思。
這就是明白人法河和聰明人法治的差距。
又當女表又立牌坊圖個啥。
法河從一開始同意法治的提議,就是單純覺得在三級會議召開的大前提下,給波旁家族表個忠心為金山寺贊一波聲譽是一件劃算的買賣。
僅此而已。
成年進修班的收入答應要捐獻給王室,少年班總不能大出血吧。
就法治那點惜才的小心思,法河一眼就看了個明明白白。
但是那可是兩百多張嘴啊。
哪能一碗水端平的。
所以從有錢家長那里搞點橫財填補下寺里空缺怎么了。
我法河是多吃了金山寺一塊面包還是多喝了塞納河一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