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七這是玩砸了呀!
借著國家戰爭的絕對正義性,年輕的土帝試圖推進中央集權。
大孔代甚至懷疑路易十七是否與威廉一世存在書信往來,兩位國王又是否簽署了什么不能見光的秘密條約。
不然無法解釋戰爭爆發后頭三年的漫不經心。
但是路易十七明顯是被擺了一道。
真正的幕后黑手水之國還在海對面沒有直接介入戰爭,雷之國與土之國卻已經死傷了數百萬人。
那么最重要的問題就來了。
雷之國圖個什么。
是什么樣的利益能夠令雷之國如此不顧一切的給水之國當狗?
答案只有一個,大雷意志地區!
大孔代得出這個推論的時候整個人都不好了。
他覺得水之國的瑪麗是腦子被驢給踢了嗎,居然敢做出這樣的允諾。
但是很快大孔代就反應過來,水之國絕對不會做出這樣的決策。
水之國支持雷之國不過是希望雷土兩國互相消耗而已,如果雷之國真的攻陷了凡爾賽,那么水之國一定會轉頭支持路易十七,放下所有的矛盾用最快的速度組織針對反雷同盟。
正因為所有的證據所有的數據所有人的判斷都是雷之國不可能依靠本國的力量正面擊潰土之國。
所以所有人都不會去設想這個可能性,這個雷之國準備滅了土之國稱霸大陸的可能性。
如果不是黎塞留向大孔代透露了土之國面臨的財政破產危機,大孔代也不會往這方面想。
那么問題又來了,雷之國憑什么覺得自己能贏,以至于在這場戰爭里下如此重的賭注。
大孔代在送走了黎塞留后,一個人默默的看著地緣政治圖。
田之國?
不可能,田之國的哈布斯堡家族絕對不會將希望寄托在威廉一世身上。
如果田之國支持雷之國,土之國造就贏了。
因為水之國會掉頭支持土之國,火之國會立刻進攻田之國。
火之國?
沒用的,哪怕火之國背棄盟約,與雷之國同盟,雷之國會開放國土讓火之國的軍隊到雷之國的西線來與土之國打仗嗎。
風之國?
只要火之國沒有放棄對風之國的領土占有欲,那么隨時能夠提供陸地水上兩線支援的土之國怎么都比需要翻山越嶺的雷之國看起來更適合當盟友。
那么威脅來自哪里,是什么促使雷之國如此不合常理的與土之國血戰到底。
大孔代若有所思的同時又覺得自己實際上毫無思緒。
所以大孔代醒悟了,為何要陷入敵人的節奏當中。
面積更大,人口更多,國家整體實力更強的是土之國。
只要擊潰雷之國的軍隊,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大孔代想通這一切后,立刻前往了丹楓白露宮,他拒絕了王太后希望他接任首相的要求并且保了黎塞留一手,轉而想土帝路易十七索要了象征土之國最高軍事指揮權的三色勛帶,成為了帝國元帥。
從路易十七口中得到了三級會議當中波旁家能讓渡/出賣的權力底線。
大孔代立刻放出風聲,三級會議提前召開。
就在三天之后。
一朝大權在握,大孔代卻毫無歡欣可言。
王太后瑪麗與土帝路易十七近乎言聽計從的情況下,卻異口同聲的拒絕了大孔代的一個要求————赦免巴士底獄的某些人。
在土之國戰力不如人的情況下,不靠忍者階級的優勢取勝。
這一仗該怎么打。
大孔代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