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之國這一次召開的三級會議比王室預料中要順利許多。
原因很簡單,靠著反拿破侖.波拿巴成功復辟的波旁家,雖然與境外勢力簽署了巨額的賠款合同。但是吸食著波拿巴家族的血肉,波旁家在土之國內部權力牌桌上的手牌相當優秀。
再加上雷之國毫不退讓的立場壓在凡爾賽上空,令土之國的求和派失去了發言權。
于是只要路易十七愿意妥協,國內的有產階級并不介意用金錢換取權益。
單純的討論三級會議,大孔代不過是一個恰逢其會的吉祥物罷了。
雖然戰爭越弱了波旁家對于國內的壓制力,可是戰爭也增強了王室對于國內的統治力。
在群體安全的大棒下,誰反對誰就是叛徒。
這是群體暴政,也是另類的公平。
王室愿意與下層進行權錢交易,這本身就是一種妥協。
只要路易十七愿意出售權力,那么三級會議就一定不會失敗,無非價碼的高低而已。
可是大孔代不愿意等,不想將寶貴的時間浪費在道貌岸然的利益交換上面。
于是他的存在加速了三級會議的進程。
就仿佛是電視購物上,漂亮的主持人小姐身邊的托兒一樣。
大孔代扮演著公證人+黑臉的角色。
一邊向公民們保證著王室會履行承諾,一邊催促著三級大眾抓緊時間,過了這村就沒這店。
于是漫長的討價還價時間被壓縮,賭徒心態泛濫。
波旁家又有錢了。
土之國數代帝王上百年的堅持被路易十七打破了。
可是無論王太后瑪麗還是路易十七都沒有察覺到這背后的深層次的問題。
集權!
國王的權力可以被授予,但是不能被分享。
這才是之前的土之國君王不再召開三級會議的原因。
君權至高無上,君權不容染指。
路易十七從母親那里學到了權謀,可是作為流亡的王子,他的老師們無法傳授他專屬于帝王的權謀。
而明白這其中關鍵的人都不約而同的保持了緘默。
畢竟對如今的土之國,三級會議是個好東西。
畢竟雷之國也是靠著戰爭債券才將這一場戰爭維持下去,土之國召開三級會議又算的了什么。
二者的差異,不過是雷之國透支未來的利益,土之國販售國王的權柄。
只要贏得戰爭,總能從失敗者身上找補。
單純討論地緣環境,土之國與雷之國目前的處境幾乎一致。
土之國需要防備被比利牛斯山脈阻隔的果之國,邊防軍不能調動。
雷之國也需要防備上田原地區的田之國。
土之國被隔海對望的水之國壓制,北方的大省大區沒法全力支持雷土戰爭的物資供給。
雷之國也被火之國牽扯在草之國兩線作戰。
最根源一點,時代已經變了,蒸汽機的改進令機器代替人力進行生產成為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