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班超真是一個將才啊!竇固心里感嘆道。行事果斷,敢于冒險,勇于擔當,竇固沒想到以文傳世的班家,竟然會出一個將才。
當初班超投筆從戎到軍中報效,自己也是看他談吐不俗,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讓他到別部擔任了假司馬,可幾個月來竟然給自己帶來了不少驚喜,這讓竇固心情大悅。
“仲升,你做得很好,兵者,詭道也。行軍打仗哪能沒有冒險,哪能沒有險招,你這一手實得兵家之精髓,如果此戰大勝,你們別部就是首功。”
竇固高興地說道。
耿忠聽后也點了點頭,他微微對竇固笑道:
“自古強將手下無弱兵,竇都尉乃我朝當世名將,麾下果然勇士無數,我看班司馬和陳隊率都可堪為我漢軍表率。”
“耿都尉過獎了,此次圣上派我等四支大軍同時出征,就是希望能一舉蕩平匈奴邊患,如果我們此次能吃點呼衍王主力,那也能讓圣心有所慰藉了。”
竇固感慨地說道。
“希望如此,其他三支大軍比我們先出發了兩天,也不知道他們戰果如何,如果他們能將匈奴人驅趕到伊吾盧附近,我們正好可以一網打盡,這樣倒也省事了。”耿忠笑道。
“哈哈哈哈,耿都尉想的好事,驅逐匈奴,斬殺單于,是我們每一個漢軍的夢想,如果真有那么一天,耿都尉就可以名列麒麟閣了。”竇固大笑道。
“名列麒麟閣不敢奢望,在下只希望我大漢子民永無邊患。”耿忠感嘆道。
竇固聽了耿忠這話,也是微頷首。
匈奴人為患大漢數百年,當年高祖在白登山被圍,后來靠陳平獻計才得以逃脫,其后更是以屈辱的和親策略勉強維持著邊境的安寧。
但匈奴人動輒撕毀協議,屢犯邊關,劫殺邊民,漢王朝也為此跟匈奴人上百年的生死拼殺。
此次若真能斬殺匈奴人主力,讓其大傷元氣,大漢邊境至少也能維持十數年的安寧。
雖然人人都想直搗漠北王庭,斬殺單于,可竇固知道,這實在是太難了。
不說那飄忽不定的匈奴騎兵和蹤跡難尋的單于王庭,僅那荒涼兇險的千里大漠,就讓漢軍頭疼不已。所以竇固的行動目標很明確,那就是消滅匈奴人主力。
只有直接消滅匈奴人的有生力量,才能最直接最有效地打擊到敵人。
“你現在手里有多少人?”竇固向班超問道。
“陳泉和馬遷帶走三百人,我現在還有六百多人。”班超回稟道。
“六百多人,總數一起不到千人”竇固想了想說道:“我給你增兵。”
竇固剛說完耿忠也接著說道:
“竇都尉所慮極是,不如這樣,我這邊給班司馬派去五百人,竇都尉再加上一點,這樣打下蘆烏城的把握就更大了。”
竇固深深地望了耿忠一眼,點頭說道:“這樣也好,我派李軍候帶三百人,加上耿都尉的五百人,都歸你節制,這樣你的兵力就有差不多一千八百人,我給你的目標是必須拿下蘆烏城,毀掉呼衍王的糧草。”
“諾!”
班超趕緊拱手應道,雖然增兵是一件好事,可班超心里不由得一陣苦笑,耿都尉明顯是想來搶功的,這樣的話,只要打下蘆烏城,無論怎樣功勞都會有他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