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焉笑了笑:“你無需多言,我心中有數!”
他心想,劉瑜不好居功,這倒是很好的品行。
旁邊,荀弘又夸獎了他幾句之后,便把劉瑜所造的紙又拿了出來,送給劉焉品鑒。
劉焉看過之后,自然拍案驚奇:“賢弟此功,不亞于蔡侯也!”
“阿叔嚴重了,小侄豈敢與蔡侯相提并論?其實這造紙倒也簡單,若是將小侄這造紙法推廣出去,不出十年,或可淘汰竹木簡!”
啊?不出十年?
眾人一聽這話,心中更是震驚不已。
蔡倫的紙已經總結發明七八十年,現在普及程度還低得很呢!
不過劉瑜既然已經將絕品紙擺在面前,他們也不得不信。
“好,我給你請功的奏書當中,再將此事書一比,希望你有機會幫助朝廷推廣造紙術……”劉焉當場表態。
“多謝阿叔!”
劉瑜知道,劉焉現在在朝廷中的地位非常高,在宗室當中勢頭甚至超過劉虞。
皇帝劉宏對他特別信任,自己也許時來運轉了。
接下來的日子,劉瑜一邊以廷掾的身份工作,一邊開始建造紙作坊。
一晃兩月過去,朝廷下旨,讓劉瑜進京面圣。
荀弘拜中山國相,朝廷將另外派人擔任縣令。
不僅如此,楊超父子都得到了提拔:
楊林捕盜有功,除常山國某縣尉;
楊超捕盜有功,擔任中山國法曹;
張雍捕盜有功,除安平國某縣丞;
其余還有十余人,也都由少吏提拔為長吏,包括張利,聽說他已經擔任了雒陽縣尉。
這日晚間,楊超組織了約二十人給劉瑜踐行,這些大都是國、縣兩級少吏。
宴席當中氣氛很熱烈,這些人一個勁的恭維劉瑜,不停給他灌酒。
劉瑜是宗室子弟,這次一旦被舉薦上去,無疑將前程遠大。
那位李功曹尤其熱情,畢竟劉瑜幫了他的大忙,他繼續做功曹。
而不少原中山國吏,由于和張純關系走得近,都被迫辭職或者被審判。
他敬了劉瑜三杯酒之后,抽了一個空把劉虞拉到一邊,讓人拿過來一把刀,他雙手捧給劉瑜:
“劉郎此去就是龍入大海,一飛沖天!這把五十煉刀質量尚可,特送與劉郎,以為防身之用!”
劉瑜一看,猛然間一愣:咦,這刀鞘好熟悉啊?好像在哪里見過!
他腦子中略微一思索,便有了答案,對了,那晚要害自己的強盜,所遺失的刀鞘與此十分相像。
想到這里他不禁很是興奮,問李功曹:“多謝李公,對了,不知這把刀在何地所造?”
“不瞞劉郎,盧奴鐵官兩年前有幾名工匠從雒陽鐵官學成歸來,手藝頗為精湛,此刀就是盧奴鐵官所產。
不過此刀為五十煉,幾乎全部送進雒陽,本城并不多見,應該三五把而已,鐵官有賬可查!”
啊?劉瑜一聽大喜!
原本自己以為是雒陽工匠所造,沒想到居然就是本地所造。
這下就好查了!
明日自己親自盧去奴鐵官,一定要將此案查一個水落石出,找到那名想要害自己的強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