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正、何正等人趁夜便侯在飛鳳門口。
畢竟今日,可是昭王升殿的重要時刻。他們這些當老師的,豈能錯過?
當侍衛長開門,草草檢查一番,便讓他們趕往文華殿。
幾位老師狂奔疾走,王伯正連自己的儒門心法都動用了。但他追不上何正速度,只能高喊著:“小何,過來拉一把。”
何正想了下,索性扛起王伯正沖到文華殿。
然而,青鸞閣已經封閉,幾人沒看到晨禮的最后一幕。
“老臣參見殿下。”
“臣拜見殿下。”
幾位老師紛紛跪下行禮。
彭禹趕緊扶起眾人。
“諸位師傅不用這么早來。朝會殿點卯后,過來坐一坐即可。”
王伯正、何正等人紛紛搖頭:“殿下第一次進行青鸞禮,我等在外不能觀禮,已屬大不敬。稍后的升殿,豈能錯過?”
看著文華殿緩緩打開的正門,彭禹道:“收拾文華殿還需要一點時間。我們先去吃點東西。”
這也是太子一天的正常流程。
舉行晨禮后,前往文華殿的漱芳閣吃飯,同時等待文華殿打掃完畢。
王伯正打起精神,見彭禹往漱芳閣走,一路小跑在前引路。他的心情十分澎湃:曾幾何時,自己羨慕那幾個當太子老師的同僚。但現在,自己也有資格在東宮這里辦公。而且,自己未來還能混一個帝師當。
漱芳閣準備飯菜的廚子便是思母宮那一撥。蕭暮妘早早安排妥當,等諸人到來后直接上餐。
吃著熟悉的味道,眾人恍惚有種重新回到思母宮的感覺。
“王師傅,待會兒‘升殿’后,孤只需坐在文華殿旁聽就行了?”
王伯正:“一般流程,太子在舉行青鸞晨禮后,來此用膳。然后和諸位東宮官員坐在文華殿,旁聽朝會殿的事務。”
這需要使用仙道的投影技術。
太子不在朝會露面,而是坐在文華殿旁聽,時不時和諸位師傅請教,請他們分析朝會上的議論。
等朝會結束,神皇會和太子進行交流,詢問他的理解。
“朝會結束后,神皇回乾元殿理政。太子就要坐在文華殿內處理神皇交代的公務。嗯,如果公務順利完成,可以用剩余時間進行學習。”
王伯正雖然沒有親身接觸過,但大概流程都清楚。
何正補充道:“某些時候,東宮處理的詳細政務比神皇本人都要多。當年先帝時,陛下就是這樣。”
神皇不僅要理政,還要自己努力修行,確保戰力長久處于巔峰。
所以,很多政事撒手給其他人。太子,無疑是最好用的打工仔。
景皇晚年,把政事統統扔給東宮,讓年輕時的惠皇處理。
惠皇在昆烈長大后,也把許多瑣碎政務扔給他解決,自己只拿捏軍權和大局。
排除昆晏這個廢掉的太子,王伯正等人自然是選擇前面兩位神皇做彭禹的榜樣。
王伯正:“殿下稍后旁聽,千萬不要走神。萬一陛下一時興起,想要跟您對話詢問,你必須及時回答。這可是同時面對神皇和百官的。”
彭禹擰著眉頭,被他們這一說,覺得壓力有點重。
蕭暮妘幫金念生舀了一勺湯,忍不住插嘴:“值日朝會未必每日都要舉行,王大人,您不要嚇唬殿下。”
朝會殿的朝會分為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