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特殊時節舉行的大朝會,神王和列侯都要出席,禮儀最為隆重。
每月初一、十五的朔望朝會,神皇進行月初、月中的政務處理。白塔中的天宮臣子和各郡官員都要出席。神皇會聆聽各地官員的對奏請命。
至于每天早晨的晨會,神皇未必樂意天天出席。一般都是三位天師和五行神官挑頭,在朝會殿門口商量一下,對朝會殿大門報備,然后就一起去白塔辦公。神皇三五天開一次朝會殿的大門,就算是勤政了。
當然,作為東宮之主很苦逼。父皇可以不用天天露面,但太子必須每天出現在文華殿,仔細處理政事。
昆晏當太子時雖然政績平平,但這日常點卯,的確從沒缺席。
王伯正:“旁的不敢說,今日是昭王第一次主持晨禮,正式入主文華殿辦公。陛下肯定開朝會殿,接受百官朝見。這也是給咱們殿下撐場子呢。”
關乎正事,眾人都沒吃好,草草喝了粥,塞了兩塊點心,來到文華殿。
宮女們已經打掃妥當,彭禹坐在文華殿主座,其他老師紛紛入席。
王伯正是彭禹的治經老師,理所應當在前列。何正是兵法老師,也在很靠前的位置。而跟著他們一起過來的其他幾位師傅,溫洪、朱仲文也在靠前的位置,倒是建筑學的老師萊恒,位置比較靠后。
諸人在朝中有正職,僅僅沾了沾墊子,便急匆匆趕往朝會殿。
此時,朝會殿已經聚集上百位官員。
三位天師和五正神官身邊圍著不少人,形成一個個小圈子。
“諸位,不好意思,我們來晚了。”
王伯正帶著眾人過來打招呼。
看到這群人喜氣洋洋的模樣,眾人沒有言語。
昭王已經掌握“晨禮”之權,縱然沒有正式冊封,但實質上就是太子,而且比太子更加自由。
畢竟,人家是背負日月華章的神王。眼下還有一個魔道至尊的母親。
顧忌李圣的態度,百官不好直接過來表明善意,只是遙遙對幾人拱拱手。
倒是周天師毫不忌諱,走過來問:“殿下入文華殿可還順利?”
“一切安好,如今殿下已經升殿等候。”
咣——
朝會殿大門開啟,百官依順序入內。
目前彭禹身邊這幾位師傅,以王伯正和何正的官職最大。王伯正在木正手底下當副職,何正在火正燭天的兵部干活。
李圣站在百官之首,看了看玉階一側的屏風。
屏風上有日月山河,是連通文華殿的法器。
“|想來,昭王便在另一側旁觀吧?”
……
文華殿,彭禹通過屏風觀察朝會殿上的百官。
在李圣看不到的地方,許多官員偷偷朝屏風行禮,彰顯他們的態度。
“不過在這里,可以清楚看到百官之間的種種立場。”
三天師抱團,五正神官抱團,世家扶持的官員又占一方,還有一部分人保持中立。而在此之中,他們內部也有各種矛盾。
比如三位天師,陳天師乃儒門圣人,李圣和周通是仙道的仙君,平日便有分歧。而李圣敵視昭王,對彭禹態度苛刻,周通卻對彭禹屢屢表達善意。大方向上,李周二人壓制陳天師,但暗里又各有自己的想法。
五正不愿三位天師奪走自己的全部權利,兵部、刑部、戶部、禮部、工部的實權官員相互結盟。但各自立場卻又不一樣。
木正東方明和彭禹關系很好,火正燭天態度冷淡。水正乃秦氏出身,因為秦云嬌的關系,對他有些善意。新任土正出自儒門,對彭禹的“修齊治平”之論,還是頗有些看法的。金正向來剛正不阿,一本正經站在那里。
世家一方更別提了,諸位家主利益糾纏,彼此都能打破頭。坐在屏風這邊,彭禹都能感覺到顓孫氏的那些官員和凌陽侯一系官員的火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