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武搖了搖頭,望著叫自己叔翁的小屁孩兒,笑道:“等叔翁回來,給帶比魚還好吃的東西。”
一兩句話的時間,竹筏已經過了吊橋,過吊橋之后,便是陡崖峭壁,秋日的薄霧籠罩河流兩岸,看不到山頂的情況,偶爾卻從霧中傳來兩聲鳥鳴。
獨孤武想到了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不過這里沒有青草,也沒有星輝,但是他確實在去尋夢的路上,掙錢夢。
很實在的夢,窮苦人家嘛,不實在不行。
大概在河中漂流了五里左右,總算到了支流與渭河相接的地方,寬闊的河岸,寬闊的河面,瞬間就讓獨孤武的心情好了起來,飄在支流上的那種狹窄和陰冷真不好受。
岸邊有一個木樁,獨孤文撐動竹筏靠了過去,下竹筏將繩子拴在了木樁上。
“大哥,你這是干啥,不是到涇陽縣么,干啥不走水路?”
獨孤武有些奇怪,按照他的想法,古代的縣城應該是伊水而建的,竹筏肯定是能到涇陽縣城鎮附近的,但是放眼望去,空蕩蕩的河岸又沒集鎮,下竹筏干啥?
“走水路到不了。”
聽到這句話,獨孤武只好下竹筏,問道:“大哥,你把我們家竹筏綁在這兒,不怕啊?”
“怕啥?”獨孤文疑惑道。
獨孤武沒說話,心想古人真淳樸。
獨孤家的竹筏簡易,大概也沒人偷,但是獨孤文賣柴時,幾大捆劈好的柴可是放在竹筏上的,獨孤武可不信大哥一次就能把幾大捆柴都帶走。
行走一里,看見了一座橋,估計那便是前不久李世民和頡利斬白馬立盟約的便橋了,獨孤武又有些感嘆了,多好的馬啊,值不少錢咧,可惜了。
順著一條小路走了大概兩里路,路面漸漸寬大,路上有不少拉著獨輪車的小販和進城的行人,獨孤武揉了揉眼睛,確定自己沒看錯,行人中的一人確實是自己的小伙伴,王智。
王智正牽著前幾日送去獨孤家的那頭小羊,顯然準備牽到涇陽縣賣。
同行的人中有幾位熟人,都是從正陽村出去的小年輕,他們身旁還有兩三位少女,似乎是一起的人。
王智上前搭話,但幾個粗布麻衣的少年自顧自的與身旁的伙伴和少女聊著天,沒理他,看起來有些傷心。
“王智。”獨孤武大喊一聲,加快腳步,見大哥愣愣的站在原地,盯著不遠處的一間茅屋,便催促道:“大哥,快點,我看到王智了。”
茅屋只是尋常的茅屋,在正陽村也很常見,但獨孤文依舊盯著,像似沒聽見弟弟的話。
“大哥,你看啥呢?”獨孤武順著大哥的目光望了過去,也沒瞧著有什么特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