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誠突然想到今日回來時與夫子說好最近兩日便帶著家中小兒前去考校之事,突然開口道:“對了,等明日搬了東西,你隨我去涇陽縣拜見夫子。”
一個鄉野少年,盡管在家里讀了很多書,但是求學卻也并非幾句話和豐厚的束脩便能敲定的,還得看人家老師愿不愿意收你,也就說得考校你一番才學和品行,才學和品行讓夫子滿意了,才會收下你這個學生。
獨孤武有些發愣,他從沒想到爹娘去涇陽縣是為了這件事。
“老子跟你說話呢,聽見沒?”
獨孤武回神,點了點頭,問道:“爹,我不想去涇陽縣讀書。”
獨孤誠呵呵一笑,怒道:“敢不讀書,抽死你。”
為了獨孤武讀書這件事,獨孤誠下了血本,在涇陽縣買了一處小宅子,雖說有牛福的幫忙,但也花費了不少錢財,整整五十貫。
而且,去求夫子也不容易,作為鄉野之人,上門求見時,人家根本不理會,就是帶著牛福一起去的時候,人還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受了好些委屈。
現在兒子卻說不去讀書,沒有當場抽一頓,都算是獨孤誠最近的養氣功夫得到了提升。
沒辦法與不講理的老爹講道理,獨孤武望向了張氏,“娘,你可是答應過孩兒的,孩兒可以不讀書。”
張氏笑道:“娘是答應過你,不過那不是晚娘的意思么,如今晚娘不反對,娘還是覺得武兒多讀書好,等明日搬了家,你便隨你爹去涇陽縣。”
父母已經做出決定,獨孤武依舊不死心:“爹、娘,您們讓孩兒去讀書沒問題,但是家里的房子咋辦,房子該修什么啥摸樣都是孩兒想得,有些東西得要孩兒從旁指點,您們看是不是緩些日子,等咱們家的房子修好再說?”
拖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反正拖到房子修好至少也是兩三個月之后的事了,等到房子修好之后,再想想其他借口便是。
但是獨孤誠和張氏并不給獨孤武拖時間的機會,獨孤誠怒道:“你以為老子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明日搬了家就跟老子去涇陽縣。”
張氏笑道:“家里修房的事,你不用擔心,我和你爹會看著,你答應工匠們的工錢一分也不會少,若是最后武兒不滿意,到時武兒在涇陽縣修房子也行,總歸家里現在不缺錢財。”
張氏說的沒錯,家里有五百多貫錢財,哪怕在涇陽縣修房,也不會缺那點錢財,畢竟現在修房有規矩,獨孤家現在的身份可不敢修建大宅子,弄不好就得被人告逾制,所以用不了多少錢,頂天也就百來貫罷了。
獨孤武灰心喪氣的回了房間,對家里難得有一頓肉食的晚飯也沒了食欲。
翌日一早,獨孤家搬家。
獨孤誠似乎急于讓兒子去涇陽縣求學,竟然請工匠們一起幫忙,本就東西不多的家,半個時辰之后便被搬空。
獨孤武趴在租住家里的床上唉聲嘆氣,獨孤誠在屋里找著衣服,平常時候穿的簡陋一些還好,帶著兒子去拜夫子卻不能太過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