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武很疑惑。
疑惑李興夫妻的稱呼。
也疑惑杜如晦既然覺得委屈了李興夫妻,又為何不作補償,甚至連多提及一點的意思也沒有。
只不過,當著李興夫妻的面,不方便把最后這個疑惑問出來。
“當年乃從事中郎。”杜如晦解釋道。
獨孤武點點頭,看著劉娘子笑道:“嫂子,人多吵鬧,宣兒是被嚇著了,你要是放心,就把宣兒交給我,等你們回家后,來我家接他。”
相處多月,劉娘子也不客氣,把快滿一歲的李宣像似遞包袱一般的遞給獨孤武,連謝謝都沒說。
劉娘子不太禮貌,獨孤武更不禮貌,把手中的菜和魚遞給杜如晦,一手抱著李宣,一手從案板上提了根豬大骨不說,還拿了塊肉遞給杜如晦。
杜如晦哭笑不得,李興夫妻愣愣地不知該說什么好,堂堂兵部尚書,成提菜人了,像似獨孤武隨從一般。
“老杜,要不你抱著小宣兒?”獨孤武也覺得有些不合適,提出了一個自認為合理的建議。
看著獨孤武懷中哭鬧的李宣,杜如晦搖頭不止,惶恐避之不及。
沒想到堂堂杜如晦竟會怕個奶娃子,獨孤武嘴角抽搐,繼而渾身抽搐。
有個哭鬧的奶娃子,獨孤武加快了買菜······準確的說是拿菜的速度,在攤販手中拿了兩蘿卜,便匆匆回了家。
回家路上,獨孤武問起杜如晦劉娘子的事,杜如晦搖頭嘆息,倒也給出了答案。
劉娘子當年乃平陽昭公主親衛,李興也是娘子軍軍中之人,平陽昭公主離世,劉娘子和李興便跟隨了柴紹,因為惹怒柴紹才淪落到此。
具體情況,杜如晦和程咬金沒從柴紹嘴里打聽清楚,但柴紹的意思表達的很清楚。
劉娘子依舊屬于柴家人,柴紹的態度也很強硬,說是事關柴家家事,不用他們二人費心。
這種話都說出口了,便不是杜如晦和程咬金輕易插得上手的,當然也可以強硬插手此事,幫幫劉娘子,但卻有與柴紹成為死敵的風險,不值當。
到了杜如晦和程咬金這個位置,對上另一位國公,就算大家不能成為好友,也不會干出往死里得罪人的事,大家都講究個“和”字。
“說白了,就是劉嫂子價值不大唄。”這是獨孤武聽完之后給出的定論。
杜如晦不置可否的點了點,沒說話,嘆了口氣,嘆氣聲略顯無奈。
回到家,把早在半路上便睡覺的奶娃子放到床上,蓋上了一件衫袍,還很細心的用被子圍住了床沿,怕小人兒醒來從床上滾到床下。
“沒想到二郎也是心細如發之人。”
“細心也是我為數不多的優點之一。”
獨孤武謙虛的擺了擺手,叫上杜如晦去了廚房。
杜如晦是有學問的人,沒說什么君子遠庖廚的話,不過他也不是會下廚的人,他是一個好官兒,卻不是一個好廚子。
沒敢再讓杜如晦幫忙處理食材,讓杜如晦生火,卻是只有濃煙不見火光,不知道的還以為獨孤家遭火災了。
兩人四只眼直流淚,嗆得跑出廚房彎腰直咳嗽。
廚房里濃煙散盡,獨孤武嘆了口氣,杜如晦尷尬地笑了笑,張了張嘴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愈發尷尬。
升火做飯,趁空閑處理食材,嘴上還能打趣杜如晦:“老杜,你要不做官,估計能把自己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