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廬雖然簡陋,但卻也是我的家,有家的歸宿。”朱拂曉走入院子,小妹歡呼著撲了過來,小孩子最是喜歡粘人,一刻都不想分開:“哥,你可回來了。米飯我都已經煮好了。”
話語說到一半,瞧著容顏絕麗的李三娘子,不由得身軀縮了回去,藏在朱拂曉的一側,歪著腦袋道:“哥,這個漂亮的姐姐是誰?”
“這是哥給你討的嫂子。”朱拂曉下意識打趣了一句。二人一路走來,混的倒有些熟了,尤其是耳磨鬢染,熟的不能在熟,朱拂曉口中卻沒了把門的。
只是話語一出,方才覺得不妥,一雙眼睛去看向三娘子,只見三娘子目光看向遠處,似乎不曾聽聞朱拂曉的話。只是袖子里的雙手,卻是青筋暴起,驚得朱拂曉眉毛抖了抖,不敢在胡言亂語。
“嫂子好,朱丹見過嫂子。”小丫頭一雙眼睛看向三娘子。
“丫頭,莫要聽你哥胡說,姐姐只是你哥的朋友,不是你的嫂子。”李三娘子狠狠的瞪了朱拂曉一眼,然后伸出手摸了摸小丫頭發油的頭發,聲音里充滿了溫和。
“嫂子,丹丹知道了。”小丫頭很認真的點點頭。只是那句嫂子,卻叫李三娘子的額頭上布滿了黑線。
“你在這里休息,我去燉肉。今日可以吃肉了。”朱拂曉看向李三娘子,然后拿起案幾上的鹿肉,向著廚房走去。找機會開溜。
廚房雖然簡陋,甚至于各種配料都沒有,但這畢竟是肉食,這可是肉!
對于小丫頭也好,朱拂曉也罷,只要是有了肉,還有了鹽巴,那已經是世上的美味。
李三娘子重傷,如今正在恢復傷勢,也不嫌棄肉難吃。只是覺得朱拂曉有些糟蹋了鹿肉,鹿肉可不是這么吃的。
看著眼前埋頭在碗中,親密無間的兄妹二人,李三娘子的眼中忽然露出一抹笑意。她想起了自家兄妹四人,也是這般親密無間,這種最溫馨的兄妹之情,最是令人感動。
朱拂曉在這吃肉,心中暢想著美好的未來,卻不知此時一場場危機正在不斷逼近。
朱拂曉所在的大吳村,隸屬于城關縣。
(本書所有地名都是胡謅的,和史書中的地名對不上號,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城關縣城內
皂隸頭領柴關背負雙手站在一座庭院內,聽著隔壁傳來撕心裂肺的拷打,眼神里露出一抹思索。
“如何才能趁機將那刺頭給除了。聽人說,大公子來到了城關縣,我若好生表現一番,將朱拂曉這個楊家最大的刺頭給打下去,或許能作為面見大公子的禮物。”柴關此時在庭院下的柳樹前來回走動,目光里露出一抹思索。
能與主家攀上關系,這可是直接一步登天,魚躍龍門的機會。
“大人,那朱拂曉的案宗一片空白,據人說此人根本就不是大吳村的人,而是前些時日搬來的。”就在此時,一個皂隸走進來,手中持著一卷空白的卷宗。
“嗯?不是本地人?”柴關眉毛一挑,將卷宗拿在手中,這卷宗只是記錄了朱拂曉相助楊家的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