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陸煊崛起的時候,所有人都明白皇帝的用意。他想要一個攪屎棍,攪渾朝堂的權力結構,趁機回收權利。
但是讓人蛋疼的是,陸煊這畫風,完全跟朝堂割裂了。他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參與。不在朝堂擴展人脈,不支持寒門學子培養自己的體系,更對升官沒有興趣。就一個勁的埋頭在自己的地盤上做生意,掙錢。
當朝堂知道陸煊造槍,造炮的時候。很多人都上書,陸煊意圖謀反。
但是陸煊直接取出了之前從皇帝那里弄來的圣旨。上面明確得寫著,允許陸煊自己籌備軍械。火槍火炮當然都是軍械,戰艦什么的也都算吧。
再后來,陸煊擴軍,又有人彈劾。說陸煊私自擴軍,意圖謀反。
于是陸煊又取出了一份圣旨。上面寫著,因為建奴威脅,遼陽衛損失慘重。陸煊這個總兵,可以自行擴軍。關鍵是這個擴軍,圣旨上沒寫上限!!!
朱常洛也是一臉的蛋疼。因為他知道,遼陽‘缺錢’。朝廷這邊給不出餉銀,那邊就算是擴軍了,也根本養不起,根本沒想過會出現陸煊這種奇葩。自己掙錢,就把軍隊養起來了。為什么其他的總兵一年像朝廷要上千萬兩,打個仗還打不過。到了這個蠻子這里,不但不要這么多錢,打仗還猛......
總之,陸煊造槍造炮,擴軍,都是圣旨賦予的權利。名義上是沒有問題的。最大的問題就在于他封鎖海岸,私自征稅,把所有的買賣都劃拉到了自己兜里這件事了。
這件事才是朝堂重臣關系的根本,因為他們的銀子可是被陸煊截胡了。這種實打實的利益問題,是絕對無法調和的。為此,他們一開始用老辦法,在朝堂上彈劾陸煊。讓皇帝出面收拾陸煊。
朱常洛很上道,立馬下了一道圣旨,譴責陸煊。并派了一個大臣,去遼陽宣讀圣旨。
然后就是喜聞樂見的環節,這位大臣走水路,遇到了海盜,當場被喂了鯊魚。
那些大臣怎么可能不明白,原本陸煊的起勢,就是皇帝為了制衡他們的。雖然手段簡單粗暴,毫無技術含量。但是皇帝這一手,實打實的削弱了他們的影響力,甚至斷了他們一道重要的財源。可謂一舉兩得。只可惜,現在明眼人都看出,陸煊已經失控了。
不管陸煊再怎么聽話,再怎么擺出一副順臣的樣子。從他截殺欽差的行為就能夠看出,他對皇權其實根本沒有絲毫的敬畏。皇帝的這一手,算是把自己算計進去了。只是讓他們蛋疼的是,他們也拿陸煊無能為力啊。
皇帝走不通,他們動用私下的力量。封鎖了江南一代,運往遼東的糧食。但是很快就發現,封不住......那些商人,在陸煊的高價面前,早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貨到付錢,沒有絲毫的延遲。只要進入遼東之地,還有專人護送保證安全。這年頭,這種簡單好做的買賣不常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