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寒光雙手抱劍站在一邊,雖沒有說話,但臉上幸災樂禍的表情卻是不加掩飾。
烏七在旁邊輕拍著柳輕侯的背部幫他舒緩,“我已經問過了,過了河口就好了,后面雖然還要轉一次水道,但那就平穩的多了”
小長隨車太賢見少爺吐的太難受,插了一句道:“要不我們轉陸路吧,走官道一路坐車過去”
吐的要死的柳輕侯毫不猶豫的擺了擺手。
車太賢見狀噘了噘嘴,“人家當官的都威風的很,哪兒像少爺你這樣把自己折騰成這樣子”
“沒辦法啊”,柳輕侯說話間楊達從船上下來了,是被他的貼身小廝給扶下來的。同樣的兩腿發軟,臉色半點不比柳輕侯好看,張口一句就是,“某以后再也不坐船了”
兩人相視苦笑后,楊達找了個石頭坐下,“某是北人,素來少乘舟船。沒料到風波之險一至于斯,行首欲往揚州走海上商賈貿易看來要遠比想象中更難哪!”
“南船北馬,慢慢來吧,急不得”柳輕侯口中說著,心中已打定主意無論如何要在這汴口休息個三兩天,再倉促行舟身體實在受不了。
大船在汴口休息了兩天。因河口為水路交通要道,年深日久漸漸自然地形成了一個規模很大的市鎮,戶口粗略算算將近兩千。再轉著探查探查此地地勢甚為平坦。
柳輕侯看著看著心中有了個計較,只是這事兒只能放在自己心中琢磨,誰也沒說,更不曾與人商量。
兩天之后,上船延汴河繼續前進,汴水平穩,船自然行的也穩,只是速度上慢了不少。沿途,柳輕侯注意到河道兩邊不時出現一些舊的建筑,雖屋舍坍塌傾壞,但面積卻很是不小。
好奇之下問過病周處之后才知這些建筑原來都是舊隋時所修的行宮或糧倉舊址。當年前隋煬帝大修溝通南北的大運河,并在沿途廣建行宮及糧倉,這些遺址就是當年的遺留之物。
一聽此介紹柳輕侯興致大起,再看到時便命船泊岸上去探查。轉過之后才發現這些建筑看著雖是破敗,但基礎仍舊保留的非常好,只需花不多的錢稍加休憩便可繼續使用。
這一發現讓他興致盎然,之前在河口朦朧產生的想法變得愈發清晰,謀劃起來也就更加的經心。
邊走邊探查邊記錄水情水況,每天臨睡前都要寫下幾達數千言的日記,柳輕侯這一路上著實是不輕松的很。走完汴水再進淮水,終于,堪堪趕到年跟前時,平安號靠泊上了揚州碼頭。
楊達裹著厚厚的風氅走下船后長長的出了一口氣,揉著腰對柳輕侯道:“無花,回程你若還要走水路的話,那恕某是萬萬不能相陪了”
柳輕侯同樣揉著僵硬的腰,臉上卻是一片如釋重負的輕松,“不坐船了,這樣的長途行船一輩子有這一次就盡夠了”
與病周處等人辭別后,柳輕侯一行進了揚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