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擦著擦著咬起了嘴唇,這一切的一切都怪柳輕侯那個偷心賊,只愿他永遠待在硤石,永遠不要回京才好。
鏡子擦到一半,樓中紅阿姑綠柳身邊的丫頭黃鶯走了進來。這是上午,阿姑們大多還在睡覺,也是丫頭們難得能串串門子的時間。
黃鶯與杜鵑非常交好,這趟跑過來是為借她那件翠羅裙的,杜鵑被她纏的不行,“借借借,你既張了口,我要是不借還不定被你編排成什么樣子。不過這不年不節的你又要到哪兒浪去?”
“去廣運潭看獻寶盛會啊”黃鶯眼睛睜的大大的,聲音也在不知覺間拔高了不少,“聽說這次的熱鬧可大,就連天子都要親登望春樓上觀看的,樓中姐妹們早約好了明天一起去趁熱鬧好生發散發散”
杜鵑聞言才想起來這還真是個大熱鬧,從那廣運潭開始蓄水時長安市井間就在傳這事兒,聽說是為了慶賀漕運變革成功擺出的大陣仗。
漕運改革變革什么的她并不清楚,也不關心,只是知道這些日子里挑擔貨郎還有那些個針線脂粉婆子一個個你來我往串的份外起勁,不僅送來的貨多樣子多,價錢也比以前松動的多,瞅著急不可耐似的。
前兩日隨娘子見客的時候聽那客人說了才知道,原來是朝廷的漕運改革已經完成,南北船運往來比以前便利的多也安全的多了,如今京中凡是專營南貨生意的無論是銅鏡、漆器還是這些針線脂粉都在紛紛出清存貨,以免被更新鮮也更便宜的新南貨給捂死在手里。
由此再想到適才招呼那幾個雜役時他們聚在一起的閑話,說的似乎也是因漕運變革完成,長安一直居高不下的糧價這些日子也下降的厲害,各家糧棧都急著出貨,畢竟若是江南來的那些士子們沒說假話的話,長安乃至關中的糧價與他們那邊差的也太多了。
腦子里胡亂想著這些,杜鵑驀然心頭一動的是趁著這個機會倒可以鼓噪著娘子也出門轉轉,畢竟今年一次都沒踏過青,天天窩著不出去再好的人也是沒精神。
里間娘子醒時,黃鶯抱著翠色裙子走了,杜鵑邊服侍娘子起身邊就說起了廣運潭的熱鬧,一日里聒噪了三四回終于說動了花娘子,答應明天一起去趁熱鬧。
第二天杜鵑早早起身,往外一看正是艷陽高照的好天氣。叫起、早餐、梳妝過后趁著主仆兩人乘著蔥油車出了門。
越往長安西門人就越多,且人群中扶老攜幼多是舉家出行,一看就知道都是往廣運潭趁熱鬧的。終于到達廣運潭時但見潭邊已是人山人海,熱鬧的不堪。
好在因今天樓中要來趁熱鬧的人多,尋芳閣東主趙無極早派人守著占了位置,杜鵑才能隨著花尋芳到得潭邊,位置固然狹小,坐具什么的也簡陋,但勝在視野開闊,能將一片水面看的清清楚楚。
落座之后,眼看著前方廣運潭與望春樓的美景,耳邊聽著你一句我一句的議論時間過的也快。不知不覺間,杜鵑正與黃鶯閑話時驀然聽到遠處傳來一片歡呼聲,抬頭就見到一水之隔的望春樓頭出現了天子儀仗,當一身明黃龍袍的圣天子出現時,雖然這邊根本看不清圣顏,山崩海嘯的歡呼聲卻幾乎震耳欲聾。
就在天子駕臨引發的轟動喧囂中有漕船由浐水浩浩蕩蕩開入廣運潭,駕船人都是頭戴大竹笠,身穿廣袖衫,腳踏草鞋,典型的江南船工打扮頓時引得滿場彩聲。
這些船看著吃水都不淺,每艘船的桅桿上都高高挑著一面大旗,寫著不同州郡的名稱,甲板上則堆著各樣不一的各色貨物。杜鵑與花尋芳聽旁邊人議論才知船中裝的皆是來自江南的稻米,甲板上陳列的則是不同州郡的珍貨特產。
這其中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前兩艘,第二艘船上官衣煌煌明顯是有重臣坐鎮,第一艘則是花俏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