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安德民這六年來一直在研究綠皮怪的入侵原因和應對方式?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么這將是相當寶貴的材料,陳諾將其收好放在懷里。
駱苗帶著人在安德民的門口等待沈淮,“這是在安老師身上搜到的遺物。”
陳諾接過來一看,居然是一枚科技徽章——蔚藍科技獎章,時間是藍星2045年7月。
也就是說安德里可能根本不是什么電廠的技術員,而是末日幸存下來的科學家!
他在社區里這么多年,可能一直在研究拯救藍星文明的辦法,可惜去世了……
“苗苗,你讓人把安老師的房間打理下,就把房間封鎖了吧。
“好的。”
“對了,苗苗我準備回去一趟,過幾天回來了再采取行動消滅通道上的綠皮怪。”
駱苗看到陳諾心思重重的樣子,沒有多問,只是叮囑道:“那你小心,按照你說的方法,工人們正在組裝風力發電站,等你回來的時候應該能建造起來,社區就會通電。”
陳諾給駱苗一個大大的擁抱,“社區辛苦你了!”
駱苗靜靜靠著陳諾的肩膀,“你能回來就好,我等你。”
……
陳諾心事重重的回到了地球出租房,他拿出兩份手稿詳細研究,一份是是碳晶電池的制造方式,另一份是只有關鍵詞的手稿。
陳諾從藍星帶回來的電腦上查詢到蔚藍科技獎是藍星文明對科學家的最高褒獎之一,只有在特殊領域做出過特殊貢獻的科學家才會獲此殊榮。
安德民既然有這枚獎章,那么他一定是藍星世界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在臨終前寫下文明二字,是希望陳諾幫助藍星世界恢復文明還是有什么別的原因?
陳諾搖搖頭,一時找不出頭緒。
他又翻開碳晶電池的制造方法,然后打開電腦。
熬了三個通宵,通過藍星電腦和安德民手稿的幫助,陳諾完成了一片碳晶電池的學術論文。論文只是講述了碳基晶電池的原理和可行性辦法,原理并不是什么機密問題,就是小型核電池。可行性辦法才是論文的經典篇目,陳諾寫的辦法大部分是涉及理論上的,不涉及設備的原理和制造方式,因此即便被看到了依照地球人現在的科技知識也沒有辦法進行模仿。
因為是參考安德民的手稿和藍星電腦的講述,因此這片論文的價值和理論水平都相當高。
陳諾之所以現在充滿完成論文,還是擔心下次回到藍星世界去板倉鎮不知道會花費多少時間。先行將論文完成,用于學術發表和專利的申請,這樣在板倉鎮得到設備,進行生產或者對設備進行研究之后,陳諾就可以馬上返回地球開啟碳晶電池的生產。
國內發表論文必須署名單位,并且要有學術底蘊單位如科研機構、實驗室的證明。如果是學生發表論文,則必須要有導師的相關證明,所以手續相當麻煩。
陳諾選擇直接將論文投遞到《NatureEnergy》(自然·能源)期刊的郵箱,陳諾相信雜志的眼光,要是自己的這片論文都被掩蓋了,那么地球科技工作者能力還真的不敢恭維。
倫敦,《自然能源》編輯部收到一封來自遠東的郵件,這份郵件因為沒有高校或者科研機構作前綴而是直接以個人名義發表顯得相當鶴立雞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