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除了在夜晚會有年輕的女孩子出入于各個酒家和會所以外,很少看到有年輕人在工作。這有倭國持續二十多年的低生育率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持續幾十年的經濟崩潰導致的生活壓力加大,讓年輕人沒有勇氣邁入社會工作拼事業,更別說結婚生子。
大部分的年輕人都會選擇宅在家里,保證自己餓不死渴不死就行,他們更愿意在漫畫和輕小說中尋找自己的快樂,將三次元的自己活成二次元的樣子,如此又衍生出了各種不戀愛的食草男和干物妹。
《奮斗都市》正好切合了這些宅人們的生活方式,讓他們真的可以將二次元和三次元結合在一起。
但是《奮斗都市》的頭盔和游戲賬號并不便宜,這督促了年輕人們走出家門尋找工作或者尋找兼職,用賺的錢買游戲買頭盔。
總得說來,他們為了能有錢玩游戲算是走出了進入社會的第一步。這也算是就《奮斗都市》對倭國社會有利的一面。
當宅男宅女們辛辛苦苦賺取了足夠的錢開始購買游戲賬號和游戲頭盔時,他們的裝備竟然被扣留在海關,這是絕對不能人忍受的事情。
無數青年男女們示威在海關門口,并用網絡輿論將海關抨擊的一無是處,游行持續了一周倭國ZF妥協了。只有開關放行,準許極光芯片和游戲頭盔在倭國的市場上銷售。
其實這是個雙贏局面,倭國的年輕人愿意出來工作掙錢,愿意購買游戲消費。游戲頭盔和極光芯片以及《奮斗都市》在倭國的銷售也會給倭國繳納相當比例的稅收。頭盔被放行后,倭國ZF和宅男宅女們都得到了實質性的好處。
購買到游戲頭盔的青年男女們歡呼雀躍,回到家中開始暢快的游戲。
藍星公司為了《奮斗都市》能在倭國上市也做了某些方面的妥協,比如在進入畫面中加入了“游戲之余,請努力工作,這才是現實。”一類的句子。
這些句子也的確取得了一定的作用,原本每天宅在家中的年輕人選擇每天出去做半天工以養活自己平時吃飯、游戲的開銷。
ZF對這種現象驚訝不已,曾經困擾了ZF十多年的年輕人不就業問題,盡然被一個游戲給解決了!
這種現象被NHK記錄下來,并做了一期的專題紀錄片——正在改變倭國年輕人的華國游戲《奮斗都市》。
在訪談節目中,東京大學社會學教授,年近70的森本感嘆著說道:“即便這些年輕人為了養活游戲每天出去工作半天,也是倭國社會的一大進步!”
主持人開玩笑說道:“我希望各位玩家能在游戲中找到自己的心儀的女孩子,并能在現實生活中結婚,為倭國的人口作出自己的偉大貢獻。”
出乎藍星公司和艾尼克斯預料,《奮斗都市》真的火了。除了那些宅男宅女喜歡玩兒以外,許多有工作的男人以及家庭婦女也加入了游戲中來,游戲成為了倭國的第二社會和最大的社交場所。有些公司選擇在游戲中開會,有些家庭和朋友也選擇在游戲中聚會等等。
艾尼克斯也成功超越任天堂和索尼成為當年最具潛力的游戲公司。
艾尼克斯CEO安西將捷報傳到藍星公司,“我們這邊要求增開服務區,要求更多的頭盔設備,預約的人太多了!我們的服務區數量根本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