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住宅?沒有搞錯吧!不是住宅,難不成是商業大樓?”
“看到那些透明的玻璃沒有?”有個比較懂行的人說道:“陽光將全部吸收進去,晚上里面還用點燈,這幾棟大樓是用來種植植物的。”
“啥?種植植物?不會吧!用大樓種植植物,別的不說,就江城市市區的低價都多貴啊!種植物不是虧大了?”
“鬼知道呢?不過藍星集團既然這樣做,一定有他的理由。”
陳諾和技術團隊的人前往大樓竣工驗收。
大樓不僅修建完成,里面的設備也安裝完畢。
水稻、小麥、各類蔬菜和水果也種植完畢,在這些植物的根部都有改良的營養菌。
經過改良后的營養菌讓植物生長更快,產量和營養價值也更高。
以水稻為例,在營養菌和種植大樓共同的作用下,能夠實現一月兩季收獲。
水稻的生長對環境的要求很高,水稻一般只在華國的黃河以南地區生長,中、西部地區一般都是一年一季,只有在廣西、海南等溫度適應的省份才會有一年有四季稻。
而在種植大樓,一個月就有兩季稻。
再加上營養菌充足的營養和能量供應,會讓作為的根莖葉盡可能少果實盡可能大,以及種植大樓立體式的種植方式,產量十分驚人。
根據藍星集團技術團隊的測算,這二十五棟100米高的種植大口,完全能夠供給五十萬到八十萬人的口糧。所謂的口糧包含主糧、蔬菜和水果。種植大樓的竣工,也將會為國家節約大量的土地。
“半個月后,這里的水稻就會收貨。而一般的蔬菜明天就可以收獲。”技術人員將一片白菜的葉子摘下來,呈送給陳諾。
沒有化肥、沒有殺蟲劑。
陳諾將白菜葉子送到嘴里,嚼了嚼。
翠綠色的汁液滋了出來,清爽可口。
這才是真正蔬菜的味道,和自己小時候吃蔬菜的味道,這種味道陳諾最近只在碧藍島吃過。
陳諾很滿意,對自己的團隊也是完全信任。
修建種植大樓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覆蓋全人類的食譜,探索更健康的飲食方式,探索未來人類進入太空后食物的供給方式。
更重要的目的是緩解華國耕種紅線土地和城市發展以及動植物保護的矛盾。
藍星世界文明時期的生態發展就讓陳諾很感慨。
除了鄉鎮以外,大部分城市的住宅都飄浮在空中,每一座城市都擁有自己的種植大樓群和能量塊供養站,為城市的人們提供食物。
而在城市的下方和周圍全部是森林、草原和湖泊,那是動植物的天堂。
人類、自然相宜得彰。
健康無污染的食物也是藍星人高壽的原因之一。
現在,地球也可以。
“通知江城市政府了嗎?”陳諾問道。
“通知了,我們驗收之后,他們隨后會過來。江城市ZF也聯系了幾家超市專門供應種植大樓的綠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