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當然不是大躍進時代,一切指標都是用科學說話。
劉江峰還沒有解釋,江城市趙市長說道:“目前江城市城中區幾大超市已經和藍星集團合作,將陸續采購種植大樓的產品。種植大樓的產品無論是農藥殘留成分還是同等質量下食物的營養成分都是最優的。種植大樓一定會為江城市的居民提供最健康的食品。”
劉江峰補充道:“在種植大樓實現量產以后,產品的價格將會略高于市場上優等國產產品的價格,但一定會低于進口食品的價格。”
說歸說,看歸看。
農業部的領導也不是白當的,在農業方面,他是絕對的專家。
種植大樓中的水稻從播種到現在也不過兩天的時間,秧苗已經茁壯成長,用不了多久就可以開出稻花。
隨行來的農業部專家徐教授折了一株秧苗放在手里仔細觀看。
徐教授是袁老的學生,對雜交稻很有研究。
很奇怪的植株。
秧苗的根部應不是很發達,但是在根部的下方長了一個巨大的白色‘腫塊’,這些‘腫塊’就是秧苗的能量倉,共生營養菌就在里面,它不僅會給植物提供必要的元素,還會分泌大量促生長素,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加快生長。
徐教授折斷了一只葉子,聞了聞味道。
純正的秧苗味道,這種秧苗的味道絕對是純正的水稻,并非轉基因或者國外的品種,甚至不是農業部這幾年推廣的超級雜交稻。
自然的水稻能夠有收成嗎?每畝有幾十斤就不錯了!
劉江峰解釋道:“藍星集團選種的原則就是越自然的越好,大家都知道近幾年來轉基因對華國人健康的侵害,大量適齡女性無法生育,怪病增多,孩子幾歲就開始性成熟等等。所以,我們不能使用國外的種子。”
“徐教授現在手里拿的秧苗,其實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野生水稻,而是和雜交水稻有一定基因交換的伴生稻。在自然界產量不高,但是味道和口感都是一流。”
伴生稻,做水稻技術上很常見的名詞。
它是自然水稻的一個品種,市場混雜在人工雜交稻中生長,是雜交稻最佳的天然基因庫,但是因為產量低,生長緩慢,多病,不被農戶們喜愛,不過它有一個有點,口感特別好!
“這個的產量會高?”徐教授完全不相信。
“兩周之后,我們會把最新鮮的大米寄到你的家里。”劉江峰到時比較自信。
徐教授完全相信自己的專業知識,兩周后這里會長出水稻才是怪事了。他說道:“兩周后我親自來看。”
趙市長從中作出擔保說道:“兩周后我再邀請各位專家前來。”
一行人乘坐電梯又參觀了蔬菜、水果等種植區,畫面完全顛覆了大家對傳統植物種植的想象。
最后藍星集團決定,將二十五棟樓中的其中一棟——水果種植區,在一個月后免費向觀眾們開放,每天限量1萬人參觀。
而農業部的專家們則等待著兩周后水稻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