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們緊張的拍攝著現場的畫面,采用生物的方式淡化海水,他們還是第一次看見。
理所當然,張市長在現場發表二十分鐘的講話,無非就是這個項目對天市的重要性云云。
代燕菲也代表藍星集團發表了講話,她沒有那么多的廢話就是解釋了這段時間天市市民關心的一些問題。
例如:
淡化后的水會接入天市的自來水管網,由天市的自來水公司供應給天市的各處市民;
作為藍星集團對天市支持海水淡化處理廠的支持,藍星集團只收取成本價的水資源費,供應給市民的自來水又天市定價后供應給市民,費用不會高于普通自來水;
淡水可以直接飲用,從海水淡化處理廠工作開會就會有五分之的一的水供應給天市,其余水源將輸送到漠北;
未來,淡水完全滿足天市市民的需求后,多余的水資源將排入天市的水源地湖泊和河流,補充天市的地下水;
藍星集團在吸水口增加了彎頭和防吸入膜,大部分海洋生物不會進入處理廠……
張市長撫了撫身上的領帶,說道:“開閥放水!”
因為水壓力的關系形成虹吸效應,海水源源不斷的吸入導管中進入儲水池。
在儲水池中,有嗷嗷待哺的改良耐鹽堿性微生物環保菌,它們按照不同的耐鹽堿程度分部在不同的儲水池子里。
儲水池里面的海水經過七次淡化去污去雜處理以后進入密封的清水池。第四道處理池,海水就已經是淡水,只是還不能直接飲用,但可以讓動植物生存。第七次處理后,清水池里的水就可以直接飲用,供應到自來水管。
而第四到六次處理的淡水可以直接接入南水北調的官網輸入漠北。
大自然的淡水不需要過濾到飲用水的級別,即便過濾到飲用水的級別,在輸送的過程中依舊會受到污染,所以最后抵達沙湖的湖水需要實驗團隊重新處理后才能飲用。
水處理需要時間,記者們被安頓下來參觀工廠的建設設施。
藍星集團充分發揮了自己生態環保的理念,要不是說這里是海水淡化處理廠,別人還以為這里是風景如畫的海濱公園。
下午時分,第一閘水流入清水池。
早就迫不及待的張市長和記者們蜂擁而至。
代燕菲走到池水邊,讓工作人員用一個透明的玻璃杯接了一杯水。
她說道:“我將喝下第一杯經過處理后可以引用的淡化海水!從今以后天市將告別缺水的歷史!”
大海的水,目前是取之不盡的!天市港口的海水養活1600萬人足夠了!
代燕菲將水一飲而盡。
張市長也接過一杯水,對水的質量有些……不完全相信。
這里沒有通常海水淡化處理廠的納米高分子膜,沒有降堿處理車間,沒有蒸餾法沒有離子處理法,就幾個有微生物的處理池就把海水淡化了?
即便相信藍星集團也沒有這么神奇吧!
張市長有些猶豫地喝了一口淡水。
入口是清爽的味道,非常解渴!
沒有苦澀味,也沒有純凈水那種干澀的味道,就是礦泉水的味道。
這種味道還是張市長小時候在家中山里喝到過。
“好喝!”張市長情不自禁說道,真的好喝!恒達冰泉和白歲山也不會有這么好喝。
“你們都來嘗嘗!”張市長邀請著拍攝的記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