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教授的回應并不被人們所理解,大家還以為丁教授已經被華國各個高校的物理學專家問得啞口無言,無法回答。
爭論并沒有平息下來,藍星集團的《超弦產生以及組合引力波效應》(后文簡稱《超引》)還傳到了西方。
《泰晤士報》駐華國記者,第一時間關注該報道,并及時購買到了最新的《物理學報》,得到了完整版的《超引》。
《泰晤士報》科技專欄的責編的確要比華國許多媒體科技專欄的責編專業很多,他們可不認為藍星集團突然發表如此轟動性的成果只是鬧著玩兒的,或者僅僅是為了讓陳諾在科技界鍍金。
《泰晤士報》和《自然》在科技版面有深度的合作,很多最前沿的科技被《自然》雜志刊登后都會被《泰晤士報》簡潔化再轉載,閱讀《泰晤士報》也成為了普通西方民眾了解先進科技知識的重要途徑。
畢竟沒有誰無聊到買相當專業的《自然》雜志。
《泰晤士報》轉載以后,很快引起了西方物理學界的關注,要說全球物理學最先進的地方哪里,沒有在米國,沒有在法國和德國,而是在英國。
英國物理學界很快就傳閱了英文版的《超引》,這還是懂漢語的物理愛好者自己無償翻譯的,即便部分術語用詞不恰當,這也足以引起整個歐洲物理界的轟動。
“藍星集團完美的證明了超弦原理!”劍橋大學物理學教授邁斯凱激動地說道。
邁斯凱教授師從霍金,在微觀物理學界很有建樹,他是超弦理論的堅定支持者,但是他和他的團隊一直沒有找到從數學以及物理邏輯證明超弦論。
“我們將從另一面去看到我們所在的宇宙。”邁斯凱在接受《泰晤士報》的采訪時說道:“在我們所在是三維空間,相對論可以完美解釋引力效應,但是在更高的維度,當相對論失效后,唯一能夠證明引力的只有超弦論了。”
邁斯凱好不吝嗇自己夸獎藍星集團的語言,他說道:“我認為,藍星集團的物理團隊可以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超弦》被更多的西方學者所認可,他們很多也有懷疑態度,但是從證明公式和邏輯來說《超弦》是完美的,除非有更充分的證據和邏輯證明《超弦》理論的錯誤,那么它在物理學邏輯上就是成立的。
從這一點看,不得不承認歐洲的物理學界要比華國冷靜、成熟的多。
《超弦》也讓劍橋大學物理實驗室、歐洲粒子對撞實驗室等著名的物理實驗室改變了自己的研究方式,他們嘗試著用《超弦》的方式去解釋人類在物理學遇到的問題,發現很多過去的難題和駁論都迎刃而解。
“這是完美的理論!”牛津大學的物理學教授感嘆道,“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理論!”
《自然》雜志經過慎重的考慮,決定發表這篇論文,這是《自然》雜志第一次主動發表別人的論文。
《自然》雜志有個不成文規定,如果編輯組認為某項科技成果論文影響巨大,甚至能夠改變人類的科技史,那么即便是論文的作者沒有主動提出要求,雜志也會主動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