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甲村以西三十里,兵甲將軍府。
將軍府自開國便坐落于此,掌三千鐵騎甲士,披堅執銳,人稱鐵浮屠。
清涼山地處帝國以南,雖不是戰略要地,但因其出產的晶石鐵礦乃是鑄造兵甲的上佳材料,且數量稀少,兼具開采不易,價格自然水漲船高。為防止村民利欲熏心,私藏晶石鐵礦,兵甲將軍府應運而生,轄境內所有賦稅收入,礦石產出,皆由御府大人上交給帝國。
這份令人眼紅的油水美差自然是由皇親貴戚擔任,朝堂之上更是早有傳言:三年兵甲府,十萬雪花銀。
這一任御府大人上任伊始便以氣吞山河的霸道姿態,將周圍的十余個村落城鎮通通納入其管轄之內,美其名曰奉天子詔令佑護一方,實則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借陛下之名大肆斂財。
附近的地方官不是沒有想告狀的,可半道上都被馬賊砍殺了,留在城內的家眷也于夜半三更被悍匪闖進門去滅了口,雞犬不留。
御府大人聞訊以后痛心疾首,兩個月內親自率軍剿匪三十余次,斬首一級,上報京師,陛下傳令嘉獎。
自那以后,兇名赫赫的年輕將軍,更是名正言順的成了一方土皇帝。
而此時,有著笑面虎之稱的御府大人正小心翼翼地陪在一位年輕道人身邊,溫良恭儉,禮數周全。
這位年輕的道人便是云游至此的蜀山弟子阮星河,阮星河乃是當代蜀山掌門座下最后一個關門弟子,據說是某位上古大能轉世而來,收徒之日請天下觀禮,拜師那天一道紫氣自東而入蜀山,化作凌霄劍氣,九霄之上梵音陣陣,云端似有仙人身影一閃而過,而后蜀山之巔現出七個大字,蜀山當興三百年。
蜀山自古以來便將仗劍伏魔視為己任,每二十年會有一位弟子下山入世,持蜀山鎮妖劍,游歷四方,撫平天下不平事,人稱蜀山天下行走。
而這一任的天下行走便是有著蜀山小師叔之名的阮星河,此人入門雖晚,但因其乃是掌教關門弟子,因而輩分極高。
剛與御府大人用過早膳的阮星河挺立如標槍,負手而立,隱然有出塵的神仙豐姿,“李將軍,貧道此番游歷路過寶地,實在是叨擾了。”
當世乃是世俗王國與宗門大派并立之時代,大陸素來有五國三教共逐鹿的說法,其中三教之首便是穩坐西南五百年的蜀山劍派,至于燼余國,不過是南楚帝國一個微不足道的附庸罷了。
還記得四十年前北部邊陲一小國君主對蜀山前任天下行走不敬,被當場取了性命,傳首天下,新皇登基后第一道圣旨只有三個字,殺得好。
素來驕橫跋扈的御府大人對自己的項上人頭顯然是極為看重,平時是兇惡如虎,此時溫馴如羊,“哪里哪里,仙長肯來我這將軍府,便是給了我李孝恭極大的面子,李某人只希望仙長能多住幾日,豈敢提叨擾二字。”
阮星河微微一笑,不再言語。
李孝恭正猶豫著如何讓阮星河留下幾本仙家秘籍,不說羽化飛升登仙門,哪怕只是延年益壽也是極好的,也不知道多少黃金才能換得,不過聽說這些牛鼻子道士都講究一個緣字,沒準將軍我身具仙緣,這道士就半買半送的給我了。
尚未開口,就見阮星河臉色一沉,雙手攏在袖中,雙眼微閉。
李孝恭心里一緊,莫不是自己心里這點小心思被看破,惹得仙長不快了?
這群牛鼻子道士都是一言不合飛劍取人頭顱的主,要是自己哪里得罪了這位仙長,豈不是死得不明不白。
阮星河此時無暇顧及正瑟瑟發抖恨不得伏地請罪的御府大人,袖袍內掐指卜算,法訣變幻,瞇眼看天,“有趣,清涼山竟有如此大妖,送上門的功德,貧道就卻之不恭了。”
“大妖?”李孝恭一臉茫然,心里閃過一絲畏懼,自己麾下這三千鐵騎雖說皆是邊軍里萬里挑一選出的勇士,攻城陷陣當然絕無二話,即便是人頭滾滾血流漂杵,也視為等閑。但若是要對上那虛無縹緲的兇魔妖邪,心里竟是有些發憷。
似乎是看出李孝恭心中的驚惶,阮星河一臉云淡風輕,出言安撫道,“將軍不必擔憂,降妖伏魔乃是貧道分內之事,將軍且在府中稍候,備上酒菜以作慶功,貧道去去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