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這一年多來,我們對于東華會旗下產業在日本的發展一直是大力支持,在忠實的履行著我們合作的承諾。
但東華會尤其是李生旗下產業卻讓我們有一些的失望,在共同抵御和針對美國財團上面,似乎有意避開美國市場,不愿意在美國財團本土與其相爭。”
“安田先生,你應該清楚東華會旗下的產業,很多與美國大型企業有競爭的都剛剛起步,還沒有那個實力進入美國市場。
不過請安田先生放心,今年開始,我們東華會旗下玉獅集團、捷豹集團、鳳凰集團、華芯集團、華鴻集團、易購集團、景怡電器、大同電器、淘大集團等產品將會大規模進入美國市場。
與美國財團在電子半導體、電腦硬軟件、零售、家用電器、汽車等多個行業爭奪市場,尤其是加州市場,將會是東華會旗下進入美國市場的前沿。”
雖然東華會和富士財團目前還算是盟友關系,但不管是李建輝還是安田藤彥都沒有真心將對方當成是盟友。
目前雙方之所以能夠聯合在一起,主要是雙方有著共同的對手美國財團以及美國財團支持的韓國財團。
雙方也僅僅只是在北美市場加強合作,在亞洲市場,雙方處于競爭,只不過是雙方相對比較克制,所以才相對和諧一點兒。
在面對美國企業方面,李建輝是希望日本六大財團牽制美國財團主要精力,東華會企業在后面悄悄發展。
但日本財團顯然不愿意為東華會做嫁衣,要求東華會企業站出來,在美國市場與美國企業硬碰硬,以減輕自身的壓力。
目前也是美國財團將日本財團當成了主要對手,并且還支持韓國財團捅其后腚,要不然日本幾大財團還真想先在亞洲市場給香江幾大財團一個教訓。
現在的東南亞市場,家電這一塊兒,景怡電器和大同電器在中低端市場份額份額已經超過了日本家電,也好在目前在高端市場這兩家技術還有一些差距,目前還由日本家電壟斷。
汽車這邊,玉獅集團也是異軍突起,短短一年時間,就成為了亞洲知名車企,加上英倫的捷豹,盡管占據份額還不算高,但在高端車型銷售上面,捷豹、玉獅兩大集團遠超日本幾大車企。
鋼鐵、造船、電子半導體方面,雙方也是多有競爭,東南亞不少原本屬于日本企業的訂單都被東華會旗下企業搶了過去。
也因為雙方都希望將東南亞市場打造成自己的后花園,因此雙方的合作注定不會長久,一旦美國財團對雙方沒有太大的壓力,雙方必然會有一場大規模的市場爭奪戰。
因此今晚的商談兩人也是各懷鬼胎,都希望為自己這方爭取更大的利益,讓對方承受更大的壓力。
雙方在很多問題上面都有著分歧,也導致今晚商談時間相當長,從晚上七點開始,李建輝和關佳慧離開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十一點多。
在相互妥協退讓之后,總算達成了一個雙方都還能夠接受的協議。
在東南亞市場這邊,雙方發展各憑本事,不特意針對對方的產業,并且共同壓制韓國財團在東南亞市場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