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美市場,東華會進攻西部市場,日本財團負責中東部市場,其中加州財團與德州財團主要由東華會牽制。
在北美汽車市場,東華會這邊主要進軍高端市場,日本汽車在中低端上面與美國幾大汽車公司競爭。
不管是企業倚靠的本土,還是東華會自己根基所在的香江和寶島,礦產這方面都非常缺乏。
這次李建輝和安田藤彥也達成了合作協議,雙方協作進軍西澳地區,打破目前力拓、必和必拓以及淡水河谷對鐵礦石的壟斷。
不過雙方顯然不希望被對方占便宜,誰家找到礦由另外一家以礦產估值出資購買35%股份,在礦石運輸鐵路線以及港口建設上面共同投資,同時聯合抵制另外三家的打壓以及對價格的壟斷。
另外安田藤彥也和李建輝交換了東華領地為跳板進入東非市場的意見,只可惜這方面李建輝只是以需要和英倫玫瑰財團溝通為由推脫了。
前世李建輝可聽說東非各種礦不少,那邊尤其是英倫和法國的傳統影響區,將來東華會企業要進入東非開發也是拉攏西歐資本,而不是把日本資本引進去。
由于東華領地位置距離東非并不是太遠,幻影2000戰機以東華領地機場為中心,作戰半徑完全有實力覆蓋東非上空,維護東華會企業合法利益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在李建輝意識中,他寧愿加強西歐資本實力,也不愿意日本資本太過膨脹,雙方更多還是在針對美國財團上面合作,在其它方面,尤其是在歐洲非洲市場,李建輝更喜歡找西歐資本合作。
當然在各地市場,應對也有不同,就比如沃爾瑪和家樂福,兩家在北美市場兵戈相向,在亞洲市場,雙方又聯合起來與易購集團、西武、伊藤洋華堂等亞洲零售巨頭競爭。
李建輝同樣如此,根據的對手的不同,同樣也會拉攏不同的盟友,以便自身更好的占據市場。
在商場上面,深刻詮釋著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也只有像東華會旗下這些會員這樣,通過交叉持股的方式,讓大家利益捆綁在一起,這樣才能夠讓大家的友誼長期保持下去。
至于東華會和安田財團之間的友誼,就如同一張白紙,一戳即破,前一刻還能夠聯手對敵,后一刻可能就倒戈相向。
至于說東華會在日本的產業,目前也就影視傳媒、游戲和地產還發展的不錯,不管是零售還是家電,包括汽車,在日本市場并不理想。
李建輝對此也是放手了,不管是日本還是韓國,其國民支持民族企業之心相當濃烈,汽車、家電乃至傳統零售很難打開市場。
李建輝準備讓科士威來試試,這家是會員折扣店,主要面相中產,或許能夠改變欣建系零售在日本的頹勢。
欣建系主要根基還是大中華區和東南亞,也只有這這些地區國民才對欣建系企業更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