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連心理學家都加入進來,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表示:在當時的狀態下,那位芒廷先生,顯然是處于一種特殊的精神狀態,有點類似于催眠的效果。
一時間眾說紛紜,而劉青山的人氣和聲譽,卻絲毫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反倒是變得更加矚目。
在洛城的一處豪華別墅內,盧尼·洛克菲勒正在大聲訓斥著幾名男子:
“廢物,這點小事都辦不好,你們這些記者,不是最擅長抹黑別人的嗎?”
那幾個記者低眉順眼的,心里卻暗罵不已,不過看在傭金不菲的份兒,還是忍忍吧。
一名記者嘴里辯解道:“盧尼先生,這次的事情有些古怪,不少有影響力的人,都發聲支持,風向已經不是我們能夠掌控的。”
盧尼還想罵兩句,可是也沒什么卵用,最后也只能擺擺手,叫這幫無能的家伙滾蛋。
他也納悶了:在自己的地盤上,居然弄不過一個外來人。
幾次三番在劉青山手上吃虧,盧尼實在咽不下這口氣。
這時候,那位托尼先生忽然開口:“我聽說,芒廷聯合了一批人,正在泥腿巨人那邊投資,而且金額還不小,或許那里才是我們阻擊他的戰場。”
盧尼也目露兇光:“好,聯系華爾街那邊,這次爭取搞個大的!”
此時此刻,劉青山正在地球網的一間辦公室里,接受時代周刊的專訪。
時代周刊的采訪組,由一位叫做理查德的副主編帶隊。
在劉青山的記憶中,這位理查德先生,在2006年之后,一直擔任時代周刊的主編。
不過現在理查德還不到四十歲,算是比較年輕。
例行寒暄一陣之后,理查德把采訪提綱先交給劉青山,讓他熟悉一下。
劉青山掃了一眼,就笑著放到茶幾上:“可以開始了。”
理查德看著氣定神閑的年輕人,心中倒是涌起一股敬意。
他采訪過許多政要,以及各個行業出類拔萃的名人,但是在氣度上,卻還不及這位年輕的億萬富翁。
或許這就是底氣吧。
理查德整理了一下思路:“芒廷先生,我們就是像朋友一樣聊天,我也看過阿甘這部電影,對您出演的那一段也很好奇,很想問問您,當時您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難道真是那種飄渺的禪或者道嗎?”
這個切入點,是理查德設計好的,一來比較有爭議,二來嘛,也可以迅速拉近和采訪對象的關系,更好地進行交流。
劉青山這幾天也在報紙和電視上,看到過這方面的爭論。
他笑著點點頭:“也可以這么說。”
哦,理查德略略有些吃驚,對這些玄妙的東西,老外還是比較感興趣的。
劉青山繼續解釋道:“其實所謂的道,拋開哲學層面,就是對大自然的某種感悟,人也同樣是自然的一部分。”
“當時我的感受是,好像我的整個身體和精神,都融入到自然界之中,嗯,就是這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