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用大鐵鍬,鏟起一鍬鍬的泥水,來回翻個,最后攢成一個大泥堆備用。
這會兒還不能馬上使用,最少也得放置一宿,泥水調和,黏黏糊糊的,才可以用來脫坯。
脫坯也有專用的工具,一個只有四個邊框釘在一起的坯模子。
把坯模子放置在平地上,端著泥倒在里邊,表面再用泥板子抹兩下,然后輕輕向上抽出坯模子,一塊長條形的土坯就制好了,陰干之后,就可以使用。
所以,脫坯也可以叫做拓坯。
這活兒,絕對是又累又臟。不過大伙干得倒是挺起勁,因為大棚給他們帶來了從未有過的希望。
干到晌午,劉青山帶著一身泥點子回家,剛要沖個澡,發現圍成的簡易棚子里,發出嘩嘩的水聲。
他連忙趴著窗戶,問屋里正放桌子的山杏,原來是大姐在里面洗澡呢。
于是劉青山就簡單涮涮手臉,準備吃完飯,去天然大澡堂子泡泡。
如今正是八月份,一年中最熱的季節,河水被曬得熱乎乎的,洗澡最舒服了。
午飯是燉的豆角,雖然沒有肉,但是放了葷油,豆角表面油汪汪的起了小油泡,很有食欲。
至于主食,也很不錯,是燉豆角的時候,在上面蒸的大烀餅,這玩意俗稱“豆角蓋被”。
尤其是貼在鍋邊的那一圈,都烙出了金燦燦的鍋巴,還沾著菜湯,最香啦。
劉青山給四鳳和山杏各自掰了一塊帶鍋巴的,然后朝著地桌上伏案的高文學喊了一聲:“大姐夫,吃飯啦!”
高文學戀戀不舍地放下手中的鋼筆,吃飯的時候,嘴里還嘮嘮叨叨的,跟劉青山商量著劇情。
劉青山具體寫作不行,但是思路廣啊,還真提了不少建議。
兩個人正說著呢,就聽到一個怯怯的聲音響起:“大姐夫,三哥,俺以后也要上學,考大學。”
是山杏,小家伙一直也聽著呢,因為她知道,這本書就是大姐夫寫給她的。
劉青山摸摸她的小腦瓜,又給她掰了一塊沾著菜湯的烀餅:“對,咱家山杏最有志氣,肯定能考上大學。”
“那我要和山杏一起上大學。”小老四也不甘寂寞,舉起小手。
“那你們要好好學習,過幾天,就該上一年級了。”
劉青山寵溺地望著兩個小丫頭,心里盤算著:過幾天還得去一趟公社或者縣里,買兩套文具才行。
兩個小丫頭吃飽了,就拉著小手去園子里,薅了些水稗草之類的,裝進小籃子里,去給梅花鹿喂食。
這頭梅花鹿每天都是她們照顧著,傷勢也恢復得不錯,對兩個小丫頭,也越來越親。
但是對劉青山還是不大友好,見面就用鹿角打招呼,劉青山都得繞著它走。
找出一身換洗的衣服,用籃子挎著,劉青山就去河邊洗澡。
從屯子西頭走到屯子東頭,隊伍就擴大到十幾個人,全都是半大小子,還有幾個大老爺們,都是干了一上午和大泥的活兒,因為下午休息,所以來洗澡的。
出村幾步路,就是小橋,彎彎曲曲的小河從這里流過,這條河沒有名字。
因為是松花江的一條小支流,所以大伙就順口叫它小松江。
這年頭,河水沒有污染,水質十分清澈,因為跟著大人,安全有保障,所以半大小子們全都噼里噗通的跳進水里。
洗著洗著,不知道誰挑的頭兒,就開始嘩啦嘩啦地打水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