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是比賽蹲大缸,這也是個挺好玩的項目,就是全身都沉進水里,比賽誰的憋氣時間長。
除此之外,還有半大小子們最喜愛的一項游戲:名字無從考證,就是在小橋的欄桿上,大概兩米多高的地方,貼一塊稀泥。
然后,小娃子們排成一隊,開始撒尿,看誰能把那塊稀泥呲下來。
此項游戲,非童子雞不可。
“大江哥,你也來玩啊。”
大頭實在,還朝水里的叔伯哥哥張大江喊呢。
惹得洗澡的大張羅哈哈大笑:“你大江哥去年娶了媳婦,天天在被窩里放水槍,可練不了這個嘍。”
搞得張大江也滿臉通紅:“張羅叔,你咋越老越沒正經呢。”
那些半大小子似懂非懂的,也跟著嘻嘻笑,河里是一片歡樂。
“大頭,你們幫俺摸點蛤蜊瓢子。”
劉青山看到人多,正好吆喝幫幫忙。
蛤蜊生長在河底的泥沙中,先要用腳一點一點地踩,發覺腳底下有了硬物,就扎個猛子下去,撈起來,除了鵝卵石,就是蛤蜊了。
對于這些半大小子來說,這都不是事兒,就跟玩似的,撈起來一個,就往岸邊的草地上一扔,不大一會,就堆成一座小山。
這還是把小的,都給扔回水里了呢。
劉青山也童心忽起,這種童年的把戲,已經多少年沒玩過了,于是也跟著一起摸蛤蜊。
抓出來一個大的,剛捧出水面,就有一道水柱,射到臉上,這是蛤蜊自保的一種手段,會射水。
技術有點生疏嘍,原來肯定是不會被噴到的,劉青山被噴了一臉,還惹得周圍的小伙伴好一陣嘲笑。
他當然不在意,反而覺得有趣。
回去的時候,來來回回運了好幾趟,這才把蛤蜊都運回家,幾個人坐在小板凳上,開始摳蛤蜊肉。
村里人一般都不吃這玩意,嫌費油,要是不放油吧,腥味又太重了。
蛤蜊瓢子都閉合,用手根本就掰不開,還容易劃到手,必須放太陽底下曬一下,等到微微開口兒了,把刀片伸進去,削斷閉殼肌,然后就被分成兩半。
專門把斧足那一塊肉割下來,到時候用錘子或者木頭棍子敲打一番,敲打得松弛了,切成薄片,下水輕輕焯一下,就可以炒著吃了。
最好放點紅的干辣椒,吃起來特過癮。
另外,這個月份正是河蚌的繁殖季節,要是母的,掰開之后有黃兒,這個吃起來比較香,并不比蟹黃差多少。
三個人熟練地在那剝著蚌肉,旁邊還蹲著劉彩鳳和山杏兒,她們也幫忙收拾蚌肉,剪掉那些不能食用的部位。
“哇,好漂亮的小球球!”
猛然間,小彩鳳一聲歡呼。
劉青山循聲望去,不由得精神一振。
只見小老四的指尖上,捏著一顆差不多有鵪鶉蛋那么大的圓珠子,在陽光照耀下,散發出黃色光暈。
————————————
每天足量更新,希望喜歡的朋友多多支持一下起點正版,收藏推薦支持下,新書的發育,全靠大家澆灌了,追讀很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