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了很晚,這才回招待所,第二天,張隊長和老板叔他們,就坐著大解放去進貨。
昨天聯系了一家紡織廠,主要就是進布料,因為從今年一月份開始,布票便徹底取消,布料可以敞開了買。
一到過年,誰家都得扯布,給大人小孩兒做衣服,所以這個銷量是非常驚人的。
郝科長辦事也非常干脆,嫌棄夾皮溝就一輛大解放,運送凍魚還得跑好幾趟。
索性也調運了三輛大解放跟著一起去,汽車廠嘛,別的不敢說,就是汽車多。
這么多車,去的時候跑空車,實在太可惜了,劉青山他們一合計,干脆都采購年貨拉回去算了。
可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資金不夠用。
錢不夠,就拉便宜貨,劉青山昨天就叫侯三幫著聯系幾家廢品收購部,最后把人家這里的舊報紙舊書紙都給運回去。
農村過年,家家都得糊墻,這些紙張的消耗量也是很大的。
城里現在條件好了,糊墻的已經不多,就算是糊墻,也很少用報紙。
好歹算是把幾輛大解放全部塞滿,其他人也都跟車回去,最后就把劉青山一個人,扔在春城這邊。
就在車隊離開的第二天上午,劉青山就來到了盧書記的辦公室。
相互問候之后,盧文樂呵呵地說:
“青山啊,廠子里的意思,是你和托馬斯先生是好朋友,所以在談判期間,就負責招待好老朋友,這就是你的任務。”
明白了,就是陪著老外吃喝玩樂唄。
談判這種事,關系錯綜復雜,里面的水太深,能不摻和到里面,劉青山還樂得清閑呢。
但是他更想做的,還是能夠為這次談判,盡可能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為己方多爭取一些權益。
想清楚之后,劉青山從拎著的帆布兜里,掏出厚厚的一沓紙:
“盧書記,這是我最近一段時間,整理出來的一些東西,只不過是自己的一些想法,希望能夠對談判有所幫助。”
接過沉甸甸的一沓紙,盧文點點頭:“青山,你費心啦。”
他也想不到,一個少年,能下這么大的工夫,不管東西有沒有作用,起碼人家是用心了的,這種努力值得尊敬。
東西送出去,劉青山的心里一下子輕松不少。
這些材料,都是他這一個多月整理出來的一些構想,具體的技術他不懂,主要是一些發展理念。
“盧書記,這些材料,最好是交給那些工程師們,畢竟他們才是專業的。”
劉青山可不想自己這些辛辛苦苦弄出來的東西,被扔進廢紙堆。
他相信,要是那些工程師看了,一定會受到很多啟發的。
哦?
盧文愣了一下,起初他是沒太在意的,畢竟劉青山的年齡太小,又不是搞這個專業的,頂多是精神可嘉。
現在看來,小家伙還挺自信的。
于是他坐在那先翻閱起來,雖然現在是搞政工的,但從前也是專業口子出身。
劉青山見他瞧得入神,也就沒有打擾,先行離去。
盧文一看就是一上午,直到門口傳來叫聲:“盧書記,吃午飯啦。”
他這才從稿紙堆里抬起頭,看看墻上的掛鐘,已經十一點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