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劉啊,想不到竟然有這么多好點子,看來得去找總工程師聊聊嘍”
盧文嘴里嘟囔了一句,然后小心翼翼地把材料裝進自己的兜子里,起身離開辦公室。
兜子沉甸甸的,盧文知道,這里面裝的,可是談判的重要籌碼。
汽車廠這邊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準備,劉青山也有點著急:這都一月十號了,十五號還得期末考試呢。
他要是敢不參加考試,估計到了下學期,大胡子校長就算是綁著,也要把他綁回學校上學。
還好到了十一號這天,托馬斯帶領著談判團隊,終于姍姍而來。
一行人自然受到隆重歡迎,托馬斯和前來接機的代表親切地握手,互道問候。
不過他的一雙眼睛,卻飛速在人群中搜索著,終于在最后面,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
托馬斯忍不住舉起手臂,朝著那邊揮舞起來,嘴里還興奮得吆喝著。
這叫走到他跟前的一位領導很尷尬:干啥呢,我這手都伸出來半天了。
托馬斯可不管那么許多,直接朝著劉青山奔過去,上去就是一個大大的熊抱:
“嗨,我的朋友,我們終于又見面啦,我設計出來的汽車,你開著怎么樣?”
這個問題,有點不好回答,劉青山難道能告訴他:你那輛車,現在已經變成一堆零件嗎?
于是他從對方的熊抱里掙脫出來,略帶不滿地聳聳肩膀:“我現在無法告訴你,因為我才十七歲,還沒有到可以開車的年齡。”
“哈哈,劉,我應該給你送一輛自行車的!”
托馬斯咧著大嘴,笑得那叫一個開心。
瞧見別人不痛快,自己就會更痛快,這個道理,在哪個國家都通用。
跟剛才那種莊重熱烈的氣氛相比,他們這邊就輕松愉悅許多,兩個人彼此開著玩笑,還不時互相挖苦兩句,這才是朋友相見應該有的場景。
“我的朋友,等我們到賓館再詳談,大家都在那等著呢。”
劉青山也不想喧賓奪主,無奈托馬斯太熱情,不過他還是很快結束了這場談話。
“劉,我們坐一輛車吧,我想聽聽,你現在又有什么好的創意。”
托馬斯這貨很是猴急地發出邀請,瞧他那架勢,就像是偷過一次蜂蜜的大狗熊,總還惦記著第二次。
劉青山還是向盧文請示了一下,得到允許之后,這才上了托馬斯乘坐的轎車。
在車里,談話就輕松多了,托馬斯就開始吹牛,吹噓自己設計的汽車,在北美如何暢銷,如何受到年輕人的吹捧,那家伙,差點把他們現在乘坐的轎車吹到天上。
吹夠之后,這貨又洋洋得意地問:“劉,我送給你一輛小轎車作為禮物,你們講究禮尚往來,你準備送給我什么當見面禮?”
這家伙,還真夠直接的,劉青山笑呵呵地比劃了一個手勢,倆手做端著水盆子狀。
“嘩……”
他嘴里嘩嘩著,作勢往托馬斯頭上澆水:
“朋友,這是我給你準備的一盆冷水,你現在最需要清醒一下”
劉青山實在忍不住了,就開始一樣一樣地挑毛病,托馬斯起初還不怎么在意,結果越聽越是心驚。
原本一只膨脹的大氣球,被一根細針,扎了一下又一下,徹底泄氣了。
從機場到招待所,差不多花了一個小時的時間,等到站之后,人們忽然發現:
在機場還意氣風發的托馬斯先生,就跟霜打了一般,徹底蔫了。